赛前准备很充分,不只是场地的安排设置,也包括李剑锐三人的装备。
战术防弹背心,前胸和后背都内嵌着纳米防弹陶瓷片,完全能够抵御89式重机枪三枪击中同一点而不穿透。
合成纤维头盔,这是国家最近才开始列装的新型头盔,重量轻,防弹性能好。
几个人穿戴好这些,才暗自松了口气。知道即使是被89式重机枪打中了,还是能活命的。老刀也没打算把他们往死里整。
至于枪械,有88式狙击步枪和95自动步枪可选,作战背包内有六个弹夹,如果需要补充就要跑到架机枪的高台下边,那里有两个弹药箱。
不出老刀所料,在武器选择上,三人都放弃了弹夹容量小的88式狙击步枪,选择了弹夹30发的95自动步枪。
三个人趴在铁丝网下边,等待着发令枪的响声。各自想着心事。李剑锐在脑海中模拟着自己运动的轨迹。
陈锋想着:如果是实际作战,一枪一个把他们都崩了,就省事了,劳资直接是第一。
临时堆砌的沙堆后边又是一个宽达三米的沥青池。三人看着都在心里骂着:坑爹啊。沙子松软,无法借力,自然就跳不远。三米,还是着火的沥青。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呯”发令枪响。战士突击!
南面射击区的红黄蓝标靶也在不停的移动中,相互交错着。很难保证自己的子弹在穿过移动靶之后不会在背后的标靶上再穿个洞。这样更增加射击难度。因为需要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打出完美的一枪。但是完美的机会不会等他们,只能靠他们自己去找,在运动中不仅仅要观察前方的路线,更要观察标靶的移动轨迹。
没时间耽搁,想在一处停留,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会得到一梭子子弹的问候。暗地里三个人都把机枪手祖宗十八代的问了几遍了。具体是几遍?李剑锐没数过,反正他们扣了多少次扳机,劳资就问候他祖宗多少遍!
老规矩,每个池子里能放十枪。老刀在最开始获得了优势后,就再也没能把李剑锐甩开。张汉涛则自己找路,现在已经隐隐超过了两人几米的进度。
陈锋一马当先,四肢并用,像是蜿蜒的游蛇般窜出了铁丝网。张汉涛第二个,反而是李剑锐落在了最后。他的受训时间最短,在这方面比较吃亏。
因为李剑锐一枪不发,在障碍道上迅速赶上了老刀。三个人几乎同一动作,双腿发力,跳起,双手在障碍墙上一撑,潇洒的跳了过去。同时举枪,对着自己的标靶连续点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