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所有匪兵心中的问題。现在已经有人问了出來。大家都望着宋爱国等待他的答案。匪兵们再次感到困惑。这个宋爱国说话太他妈绕弯了。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当还是不当。于是开始争论起來。墙角下顿时成了菜市场。乱哄哄的。

但是。出于对苦行僧的尊崇。匪兵们最终同意带宋爱国到寺庙去。让大师们决定。他的生死去留。

那样的笑容。匪兵们多少都有些熟悉。因为那种笑容中不代表开心或是喜悦。也沒有任何的嘲讽。那种熟悉的感觉源自大家都见识过的佛像。或是得道高僧。作为东南亚人。可以说每个人一生都会与佛教扯上不解之缘。即便是自己不是佛教徒。身边也总有那么几个信奉佛教的人。

折中的说法就是:“把他带回总部。让党魁看看怎么处理他。”说这样的话的人就是个墙头草。还是个高级墙头草。什么麻烦都推的滴水不漏。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这时候李剑锐和李墨阳都觉得手里突然一松。如果不是时刻提着精神。差点就要因为控制不住摔一跤。

是宋爱国松开了绳索。他已经不可能翻墙过來。跟着秘密小队一起行动了。

宋爱国如果说自己打算成为一名苦行僧的话。现在就回被匪兵们带到寺庙。看着僧侣们接收他。然后就算是这个人已经死了。不过如果宋爱国后來逃跑了。还俗了。不巧又被人发现了。那么不只是宋爱国要遭殃。整个寺庙的苦行僧都会连带着倒霉。所以想要当苦行僧也不是想当就当。说当就当的。那需要得到僧人的认可和接收。从此寺庙的僧侣还要肩负多一份责任。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答案。关系到宋爱国的生死。

所以才会有僧侣在战乱中被杀死的事情发生。过去的很多时候。僧侣是作为类似红十字会一般存在的民间组织。经常会为伤痛的人提供一些有限的帮助。或是为死者进行超度。

当然。这样的空子还是有人去钻的。因为战乱。有时候僧侣也会选择移居避祸。所以如果逃到别的地方去。只要不被人发现。动机不纯的僧侣还俗的现象不在少数。

只见宋爱国缓缓的摇摇头:“我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成为苦行僧。但是我确实有个问題要问问那里的大师。”

毕竟这些僧侣在芒新镇已经很长时间了。究竟有多久。很多人都记不起來了。至少宋爱国在芒新镇扎根的时候。庙宇已经老旧不堪了。在他的印象中。出于安全因素。才在五年前进行过修缮。

几个士兵开始搜查他的衣物。从腰间拔出跟随了宋爱国多年的五四手枪。面带喜色插在自己的腰上。当他们打开防雨布袋。看到几十块小金砖时。眼睛立马红了。

宋爱国说道:“你们大家分了吧。希望不要因为这些而发生矛盾。”

他的话马上引起了旁边匪兵的注意。纷纷围上來。宋爱国眼看着动乱就要发生。劈手夺过士兵手里的袋子。高高举起:“我的手里。是我这些年的积蓄。现在为了公平起见。由我來分给大家。谁赞成。谁反对。”

那个匪兵开始还想上前夺过布袋。但是被旁边的人一把拉住了。大家商量了一下。也觉得由宋爱国分配比较合适。因为他才是能够唯一公平、公正的人。其他的匪兵。谁沒有个亲戚朋友的。这个分多点。那个分少点。谁都会有意见。

但是宋爱国孤家寡人。平时和他们这些底下的小兵沒什么交集。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人已经打算要出家了。此时正是对他心智是否公允的一种测试。如果不能让大家满意了。或是有失偏颇了。估计寺庙里的苦行僧们也不会接受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