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锐将秘密小队的人员在心中过了一遍,仔细思考着各自的优缺点,同时脑海中浮现出现在的环境,将各个队员放置在不同的位置,以图模拟出一个可行的战斗方案,但是失败了,毕竟连番的战斗中他都是被指挥的,这些都需要经验。

李墨阳将望远镜交给身边的贾红杰,说道:“你们都看看,现在我们秘密小队只剩下六个人了,需要群策群力,大家看过以后都发表一下意见,”

贾红杰看了以后将望远镜传了下去。

李剑锐结果望远镜的时候,仔细看了看,用狙击瞄准镜去观察,与双筒望远镜观察效果是完全不同的,视野范围不同会影响到心中的判断,判断就会影响到计划,这就是知己知彼的基础,可惜手中沒有一份详细的地图,而唯一的活地图:宋爱国,现在只留下了手里的望远镜。

现在的时间大约是下午四点钟,李剑锐透过望远镜可以看到建筑群远处的山峦轮廓,淡淡的像是画在地平线上。

在中心的二层楼顶上,东南北各有一个哨兵,估计在西边也会有一个哨兵,全方位的警戒着四个方向。

哨兵们并不是站着不动的,而是每隔一段时间就按照顺时针的方向,在天台上转动的,这样更加沒有死角了,而且中心的二层小楼是周围最高的建筑物,李剑锐相信这些哨兵其实已经发现了秘密小队,只是距离太远,不在56式冲锋枪的射击范围,所以装作不知道罢了。

他马上把这个想法告诉李墨阳:“队长,在中心的小楼上边有四个哨兵,对方肯定已经发现了我们,或许现在正在保持着外松内紧的状态,随时准备迎接我们呢,”

“有,”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但是李墨阳似乎还不过瘾:“现在敌暗我明,敌众我寡,有沒有信心,”

然后这个新兵就被罚跑五十公里负重越野,直到想明白为止,谁也不傻,管他有沒有用,让你喊就喊吧,问那么多问題,找虐。

三三制是我军在漫长的革命战争中演练发展出來的一种作战方式,由三名战士组成的小组,组长冲锋在前,作为尖兵,负责指挥调度,另外两名战士负责火力输出,这样的战法经过了时间的考验,成为我军的基础战术。

李墨阳每问一句,李剑锐就会腹诽一句,在他看來这时候还喊口号,不知道什么用,古代的时候拼的是双方士气,士气高战斗力高,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在课本里都讲过,关于“哀兵必败”的道理李剑锐也知道。

但是少了李墨阳就只能组成一个攻坚小组,李剑锐想到:或许这样也好,刚好一个小组外加两个狙击手。

李墨阳接过望远镜,看了足足十多分钟,才说道:“看來你说的不错,我刚才以为这些哨兵都是固定的,那样我们还有一线可乘之机,现在看來只能强攻了,”

“现在敌人已经张开了落网,准备伏击我们,我们该怎么办,”李墨阳吼道。

这样的部队精神文明建设下,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口号战士,鼓舞士气的“能手”,“标兵”,甚至还培育出了一只专业的文工团队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