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村里时已经是中午了,她是自己驾着马车回来的。这是她第一次驾车,很有成就感!她的马车里放的都是精细细致的东西还有那五十两银子在钱庄换来的那些很沉很沉的一文钱一个的铜板。那是预备给雇工们这些天开工钱预备的,凤如说到哪办到哪,什么时候给都不会剩下一分,所以不差个三天五天的。她在地图上研究了好长时间,只有这里适合埋伏一支奇兵,配合大部队从一侧夹击多摩多,并迅速西移,切断多摩多的后路,与大部队形成包抄之势。其他的地方只能隐藏,不利于突袭。东方白应该能想到的。

"夫人请放心,我一定把这边的事情安排好。"钟叔感到责任重大了。好在留下的几个他用着都挺顺手,姜彦大山这些日子练的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

大家吃完饭都不愿意回房,呆在堂屋里,分享着今天的快乐。虽然很累但是很充实。小红领着三个女佣在厢房吃的,凤如不想让她们听见他们的谈话内容。而且小红说了给他们三人都扯了布,三人都很感激,在收拾完碗筷就已经点上油灯,开始互相量着尺寸开始裁剪了。

家里的女人自然是在小红的带领下把院子里的菜地种上了,凤如特别预备了能够种上几天发芽再过几天就能吃的小白菜什么的。总之,既然有家了就要像个样子。

凤如交代大山。下午把雇工们分开,大海和大山领着五十人在前面继续开垦,二壮和小五领着十五人把上午开垦出来的地种上,传播出去谁家要是有多余的肥,一筐三文钱收购,和种子一起下地,然后浇上水。

这里的人看到东家办事迅速,所以间接的产生了梅爷喜欢麻利的人,不喜欢拖拖拉拉,大家很自觉的加快了速度。

在县城凤如把家里的劳动用具都买全了,是预备了三十人用的工具。如果姜鸿威他们要是藏身这里的话,就以他们家雇的长工的身份进来,不会引起村民的怀疑,那时只要不开展,这些士兵总能天天的在屋里猫着吧,那么给她干点活估计是不能要工钱的,吃喝拉撒用度也是应该东方白出吧!

只要钱到位无论在哪是永远不用愁雇不着人的,村民中有许多还有观望的,一看真的拿到钱了就会上前报名了。在这里能找份工是很不容易的事,何况还是在家门口。农民们还是比较忠实可信的,虽然有时心眼小一点,他们是没办法不小心眼的,他们根本就没有过大钱!

古人愚昧就愚昧在这儿,明明可以大面积种植的,反而因为不懂因为担心会动其根本就放弃了,沙柳村的沙柳以前一定是遍地都是的,不知从什么时候变成了这样了,也许是他们太过小心了,放不开手脚!

好在姜彦熟悉这边的语言,对风土人情也很了解,凤如虽然也能听懂但是很费力气。他们定下了一个打井队,三天后进入沙柳村,凤如要打两口深井,来灌溉她的新开出来的耕地。随着凤如的开肯,这里的人气会越来越多,本来就紧张的供水就会显得更加的珍贵,还是趁着现在什么都不那么贵的时候备下的好。

好不容易等大家都散了,小红也回来了。凤如留下了钟叔。

"钟叔,明天我想往回返了,我会让赵继武驾车,我和小红回去。剩余的人都留下,家里也有做饭的,我也就放心了。过个十天八天的,我还会过来一趟。可能姜鸿威他们会跟来一部分,到时候,王婶他们要约束好,不该去的地方就禁足。规矩大点没关系,事关重大,小心谨慎一些。"凤如的话让钟叔很是意外,他以为夫人会量完地再走呢。

一般的大户人家都会有地窖什么的用来储存粮食或是酒什么的,这里本身就缺衣少食的,这家是大户没理由不留后手哇!

这里的人家没有点蜡烛的,凤如也就入乡随俗了。

"行,买几条够也是正常的,明天就让姜彦去办。"钟叔觉得夫人说的有理,夫人虽然没有参与到前线杀敌,但是这些隐蔽的后勤工作也是有危险性的。但一想到自己的儿子那里也是需要军工来摆脱奴籍,自己若是也能有所作为的话,不是也能为儿子减少点负担,这样想着心里也有些期待了。

所以她紧接着还会以梅三多的名义写一封信给东方白,建议他置办一匹好马。这只奇兵是应该配备好马的。

"让姜彦买几条狗仔回来养,这个宅子面积大,咱们人少,粮食什么的又多,将来还会更多,近期还要为西部大营储存一些,更加责任重大了,别招人惦记。损失什么都不好。记住,一定要在外面买,不要村里的。"凤如今天想买回来了,可是实在是拉不回来呀!

"明天量完,驾车拉着两位村长先去县里把手续办了,剩下的不着急。一来大面积买卖容易引起恐慌,二来别人也是要看结果的。先把结果给他们,然后回家把开垦出来的先种植好,在沙柳的西侧要按照柳家庄的布局种上树,等两口井都打好了,也不愁灌溉了。有心的自然会找上门来。咱们也不用那么辛苦。"凤如指点着。钟叔精明是精明,但是不善于主动算计别人。

还剩下十多人就有姜彦带着,在预计种植枸杞的西侧挖两条一米深一米宽的沟,她要在秋天的时候买下沙柳,那里她要建一条沙柳防护带。

干了一上午活,雇工们都回家休息了。这是凤如临走时特意交代的,中午休息一个时辰,然后下午在接着干。她不想学那些黑心的地主,只想让人干活还不想给饭吃,这里的人工已经够便宜的了!

不枉费她这样的辛苦,没有什么比大家和自己一条心更加让人欣慰的!

"我走之后,家里要留个自己人,大山也好姜彦也好,有事好有个能做主的。我回去后会往这里加派人手的,所有的情况都是暂时的。以后只会更好!"凤如的话机具煽动力,她要让所有的人看到希望,让跟着她的人都信心百倍。

这是凤如小时候去姥姥家看到的种植方法,当时因为好奇问过的,姥姥解释说种的有些晚了,这样能长得快一些。尽管不知道这里现如今是什么样的,但是总觉得千年之后的一定是比千年之前的要科学。经过一代人一代人的改进,留下的都是最省时省力的,都是精华部分。

把一切都安排好,特别是给钟叔留下了四千五百两银子,其中有五十两已经换成了文钱。尽管钟叔一个劲儿的反对,家里的底钟叔是最清楚的!但是她还是决定多留一些,这里目前都是损耗,没有进项。

她呢?只要能回到家,就会有办法,她自己手里仅剩三百多两银子,回到青州城后,她还要想办法弄点钱,不然真是会畏手畏脚的。她在五郡还有大片的地要买呀!她要的可不是三瓜两枣,她要的是富可敌国呀!

凤如觉得自己的野心越来越大,不过也是没有办法的,家里的人很多,都需要关照,一家分个一二百亩的,几千亩地就没了。她的目标是再奋斗十年,十年之后,她就会收手,坐在家里享福了,管理管理庄园,收收租子,实在不行都交给钟叔德叔他们打理。

凤如坐在马车上一路思考着。因为是原路返回,路况比较熟悉,进程比来时快了好多,赵继武显得干练而稳重,现在他对夫人佩服的是五体投地,所以做什么都很是上心,一心要在夫人那里挣得一席之地。

对于赵继武的转变,凤如只是装作没有看见,她不需要一时的有用,就看他能不能保持长久,等他洗去心内的浮躁,褪去头脑中的世俗标准,她就会委以重任。她要的是一生的忠诚和不离不弃。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