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锣鼓家伙一响,众和尚就跟着念叨“多放些味精少放些盐”,“茨菇多肉少,茨菇多肉少”,“京城到沪城,京城到沪城”之类,如此往复,竟然并没有多少人能听出来。还有“漠漠黄沙闻鬼哭,茫茫白骨少人收。”
“遇水火以伤身,逢虎狼而失命。悬梁服毒,千年怨气沉沉。雷击崖崩,一点惊魂漾漾。呜呼!暮雨青烟寒鹊噪,秋风黄叶乱鸦飞。”
倒是高泽知道一点,他在书上看过的,有“三不来,三不来,杀猪徒不要来,老娘婆不要来,布政使不要来”。
大约所称的布政使不是指此人,据说指裁缝司务。因为裁缝将织女辛辛苦苦织成的布匹,剪得七零八落所以也在三不来之中。
那几个孩子都迫不及待的戴上了僧帽,太大了连眼睛都要挡住了,作为主座,高泽所戴的是一种绣有毗卢佛像的帽子,叫毗卢帽,就像《西游记》里唐僧戴的那种帽子,高泽的头也蛮大的,耳垂也宽长,那帽子戴在头上,倒也像模像样。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高泽他们念一回“经”,敲打一回法器,还装作念念有词的样子,可是念的是什么,恐怕连自己都难听懂,更不要说别人了。
阿难听后大惊,便急忙到佛前哀求救度。佛说:“你若能给众多的饿鬼施以饮食,不但不会受堕,而且能延年益寿,遇事吉祥。”
从宗教类别上说,焰口有佛教的,<font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font-size:0;overflow:hidden;width:20px;">看书’”。网[)同人’</font>即和尚放的《瑜伽焰口》,通常都用这种。
就上面说的这一大套,高泽他们哪会知道呀,他们也就是照样学样,依着平常所见,自由发挥了。
高泽还假模假样的学人家和尚,用手在水盂中蘸净水,又用手指向法台两旁分别弹了几下。
什么“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草闲满地愁。”
这些文词骈四丽六,优美动人,不知是谁作的,有人说苏东坡所作,未可知也读了这些文词,慨叹人生不论贵贱贫富,善恶贤愚,都免不了无常之恸。
里下河地区基本都是佛教以盛,所以,高泽他们平常所见的也都是佛教的《瑜伽焰口》,他们现在学的自然也是这种焰口的样子了。
据说人们吃这些食物会消灾解难,有很大福报,这也是高泽他们最喜欢的环节,要不然他们这些屁股下长钉子的小子,怎么会等那么长时间,去看去听这些根本搞不明白的经文呀。
话说,这火星庙里是锣鼓、钟钹、木鱼,响声四起,乱作一团,香烛弄得烟雾缭绕。
香烛燃得香烟袅袅,灯火熠熠,旌旗飘飘,幡影幢幢,虽然都是小孩子不伦不类的游戏,竟然也显出了神秘玄妙的宗教氛围,渲染了天人合一的终极理想。
“长夜漫漫何日晓,幽关隐隐不知春。”
放焰口要念专门的《焰口经》,又叫《瑜伽焰口施食》,焰口的缘起,据佛经所说:
开场锣鼓响了起来,鸣钟击鼓,念佛唪经,高泽手中的木鱼也敲响了起来。
高泽让做观众的几个孩子点好了香烛,高泽坐在法台中间,另外六个孩子分别坐在两侧,分别司掌木鱼、铙钹、铪子、引磬、钟鼓等法器,这称为“一大士”。
而且,在放焰口的过程中,主座必须结一些手印,如遣魔印、伏魔印、火轮印、真空咒印、运心供养印、变空咒印、奉食印、观音禅定印、破地狱印等,做种种观想,突出展现了佛教仪式的特征。
完毕后,再到大士坛,唱“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三遍,诵《大悲咒》,唱《观音赞》。
另一种是道教的《铁罐焰口》,即道士的“十方焰口”。过去只有富户或信仰道教的家主才请这种焰口。
高泽曾经听大人讲过一个笑话,说的就是放焰口念经的时候,有滥竽充数的和尚不会经文,就胡扯地念一声“主家开始烧饭”。
高泽吩咐一声,焰口这就开始了。
在整个焰口法会中,腔调会经常改变,在法器的伴奏下十分庄严、悦耳。其中,有许多主座领唱,而大众和唱。
放焰口是最基本的佛事、法事,即使贫寒之家也要从“口子”上请五钟和尚放台焰口。
“正开时遭急雨,月当明处覆乌云,”
他对阿难说:“我生前悭吝,贪不知足,死后堕入饿鬼道中,变成了这般模样。饮食到口,则化为火炭,故长年受饿。但你在三天之后,也会堕入饿鬼道,变成我这样。”
这一看呀,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赶来的其他人也是忍俊不禁,指着这几个小家伙,看他们那不伦不类的模样,又好气又好笑,偏又拿他们没什么办法,只能警告他们不可再胡闹了。
宽大的袈裟穿在了几个孩子的身上,那能谈得上穿呀,就是裹也嫌大了,其中就数高泽还高大一些,大家也不抢了,就让他做主座,穿那套最漂亮最好看的闪着金光的袈裟。
只有孙老爷子,看高泽穿戴着袈裟僧帽,肃穆庄严的样子,还学着和尚说“至心合掌,俯首低头,勿得笑语喧哗……”。
那模样在孙老爷子的眼中竟是隐隐的有高德大士的风采和端严,一脸安详的微笑,身后恍若隐约有闪烁的佛光一般。
随着袅袅升腾而上的白烟,仿佛看到火德星君戴星冠,蹑朱履,衣朱霞鹤寿之衣,执玉简,垂七星金剑,白玉环佩,火德昭彰,巡行天下,为这一方消灾避难、祈祥纳瑞。孙老爷子惊异而又迷茫的揉了揉眼睛,有些不相信眼前的画面。
一场闹哄哄的好玩的开心的游戏在大人的制止下结束了,嘈杂的“念经诵佛”之声听不到了,铙钹钟磬的声音也听不到了,火星庙在霞光的照射下,在“南无阿弥陀佛”的冥冥咒音的回响中安静了下来。
高泽却还是呆呆的望着眼前法台上的木鱼在发呆,这个木鱼他已经敲了有一会儿了,总感觉有什么不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本文由小说“”阅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