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说完,高泽就又有了收获,是四本《寰宇访碑录十二卷》,上面还有钤印,刘彦冲、竹溪沈氏积鉴堂珍藏印、韵玱珍藏、愿曾寿。高泽一听可就急了,什么呀?扔了,当废品卖?不会吧,师傅,这可都是文物呀,可都是宝贝呀!而且,这老冯说是从什么祠堂里挖出来的,有空还得过去看看,是不是还有什么好东西,别让他给糟蹋了。

“真的呀,师傅?您好那位老朋友是谁呀?他能帮忙吗?”师傅的话让高泽顿时一喜,着急的打破砂锅问起底来。

唐太宗发奋图强,贞观之治带来的欣欣向荣的经济状况,与唐初的社会经济状况比较吻合,也看出大唐盛世时的雍容华贵和富丽堂皇。

圆形,圆钮,连珠纹钮座;内区为四个形态不同的瑞兽同向流云纹,瑞兽外是一圈锯齿纹及一圈栉齿纹。

高泽一阵兴奋,高兴的挥了一下手,今天的收获太大了,拜师学字,收了礼物,找了一大堆的好书,更让他开心的那个精美的小鼎以及地上的五个铜镜,那可都是宝贝啊!

主要根据邵晋涵参与编纂《四库全书》时获取的石刻、郑樵《金石略》的副本、孙氏亲眼所见的摹拓,以及王昶、钱大昕、翁方纲、冯敏昌、阮元、黄易、武亿、赵魏、何元锡等人邮寄给孙氏的拓片,再加上邢澍所收藏的石刻拓本编撰而成。

冯承辉属室名有古铁斋、梅楼,系乾嘉时篆刻家,书风近金农。著有《古铁斋印谱》等。是书以其所见金石彝器,手摹上版,录释文、器形、所在。嘉庆版为唯一版本,比较罕见。

“你要把这些玩意都清洗出来是吧?好,先放这儿吧,回头我去问问我那个老朋友,看他能不能再出手一次!”赵老爷子沉吟了一下,又看了一眼那些东西,淡淡的说了一句。

高泽拿起这块,放下那块,一会儿敲敲听响,一会儿用力嗅嗅味道,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看了近半个钟头,越看越是高兴。

据《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唐天宝三年五月十五日,扬*州进献水心镜一面,纵横九寸,青莹耀目,背有青龙,长三尺四寸五分,势如生动,唐玄宗览而异之”。

有一本书上还专门介绍了唐代扬*州的制镜工艺:铜镜的制作先要设计图案,绘制画稿,做出泥范,雕出纹,再来铸造,这种泥范叫“镜范”。

赵老爷子淡淡的回了一句:“这些破书,多的是,前些日子我还卖了一车呢!这些铜镜你准备怎么处理呀?你要的话,为师就给你留着,不要的话就给扔废铜堆里,过两天可能要出一车货。”

还有一面是宝相镜,八瓣菱形,圆钮,以钮为中心形成一内向八连弧形钮座,连弧形的八角向外对称托举出两种不同的宝相,向外为一圈凸纹,边缘八瓣处蜂蝶与折枝相间环绕,折枝二叶二苞或二叶一苞。该铜镜纹饰线条饱满,布局合理精确。

其中两个瑞兽似传说中的“飞鹤”形象,二瑞兽相间有须弥仙山对应。外圈有双流云相绕。该镜构思精巧,浑然一体。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这几面铜镜里,除了那个最让高泽感兴趣的双鸾衔绶团纹的铜镜之外,还有一面盘龙镜。

是清代孙星衍、邢澍所撰,清嘉庆壬戌年竹纸线装的刻本,此书专门收录编者所知所见的石刻碑碣目录,书前有清嘉庆二年七月孙星衍自序,叙述所录石碑及砖瓦的来源。

赵老爷子却还是一种平淡的语气:“他呀?怪人一个,你看了就知道了。看你把这些东西都当成宝贝,我想应该都是不错的玩意吧,只要是好玩意,他就会出手的!”

咦,还有更好<font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font-size:0;overflow:hidden;width:20px;">看书、网都市;</font>的,是清代云间冯承辉所撰的《金石不分卷》,清嘉庆二十三年白纸线装刻本一册。

该铜镜直径大概能有15公分,八瓣葵形,圆钮。龙纹镜在唐代非常流行。盘龙镜也常常作为贡品进献宫中。所以盘龙镜又称为天子镜。

高泽放下心来,就等着师傅的好消息了。

突然又想起了心中对那个老冯的疑问,就又跟师傅提了一提,想从师傅的嘴里知道那个老冯的一些事情,特别是师傅说的那个什么惩罚。

“唉,这些呀都是陈年往事了,说来话长,你现在还小,等以后长大了,师傅再告诉你。你现在在这边上学,说不定呀,自己就能知道了。好了,天色也不早了,你外婆该找你了,先回去吧,有空再上我这儿来!”赵老爷子叹了一口气,也没跟高泽说起老冯的往事,还让他早点回家。

高泽答应一声,把今天的收获都搬进了里屋,找个地方把那些书都放好了,又告诉师傅那些铜器不能就这么放着,时间一长就氧化了,必须是处理过之后才能放在外面。如果,他那位老友短时间内不能清洗的话,就得找个地方重新埋起来,等以后有机会再挖出来都没关系,省得糟蹋了好东西。

赵老爷子让他放心,不会耽误他的事,肯定很快能办成的。又让他拿了一些帖子回去,照着他说的方法练习,不能偷懒。

本文由小说“”阅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