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可是关系到孩子前途的事情,哪怕是穷人家,也会对此挑三拣四的,不会随便找个学校一扔。所以说,学校这东西,正常情况下,老学校都比新学校要好,就在于老学校知名度更高,风险性更小。看了这个超级小学后,不想来这里教书的人,绝对是脑子有问题的稀有品种,要是能来这里当校长,待遇啊编制啊什么的,随时可以抛掉,哪怕免费来这里打白工也愿意啊,更不用说,看程远这个样子,也不会亏待自己。

这其实也是有原因,毕竟华国在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上,虽然总量看起来不少,但教育经费相对我们的人口基数以及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却一直不高,别说发达国家,就是跟很多发展中国家比,我们在教育上的投资比例也是偏少的。

如果要重新改成公立学校,成本太大,得不偿失,还不如给这些早期的民办学校一点补贴划算,这样每年还能继续收点社会捐助啥的。

接下来,对另外一大半的生源问题,程远选择了直接在当地的电视、广播以及当地政府网站打广告,广告中无一例外先把学校的硬件设施以及各种好处先讲明白,有视频,有图片,有解说,完后再开始说招生的问题。

除此之外,对学生的父母收入也有要求,那就是不看收入多,只看收入少,只有那些低收入人群的子女,才可以来这里免费入学,可以说是跟过去记者媒体采访情况如出一辙。

果然,周正庆对此很有办法,毕竟他在教育系统也浸淫多年,于是就给出一个办法,先把周围的民办学校原封不动的搬迁过来,人数不够,再向外扩大,至于公立的小学,先不考虑。

校长的人选定了之后,程远就把自己的问题抛了出来,问问周正庆的意见。

这样挑挑拣拣,基本上那些民办老师能吸收进来的,十不存一,自然引起很多人,特别是那些混子老师的不满。

有这么多好处,而且还能在那种科技含量超高,据说是世界第一的学校教书,还能每年免费跟学生一起出国,我勒个去,不想去的要么是土豪,要么是傻子啊。

谁让这年头社会捐款都不给公立学校,而是给私立学校捐钱呢?所以说,还是保留私立小学好,减少政府资金压力啊。

如果是正常的建设一个新学校,因为建校周期长,大家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慢慢办这个事儿,可能在学校还没建起来的时候,就开始到处招学生招老师了。可就算学校提前就招生,但很多民办学校一开始也招收不到多少学生,毕竟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很难获得同学以及家长们的信赖。

想到这里,他立刻让人把自己的姐夫周正庆接了过来,先让他参观学校,然后等他参观完毕。再对他说,你赶紧辞职,以后就来这里当校长。

像小学这种学校,因为大都不太重视,所以资源倾注的比较少,除了大城市或者好点县城里的重点小学,村镇级别的小学,条件只能用简陋二字形容,如果再加个民办小学,那就更加简陋,只能说是贫困了。

老师问题也好解决,一个公开招聘,就有一窝蜂听到消息的各种小学老师蜂拥而来,这样优中选优,老师问题也在短期内就解决了。

没错,是很多政府官员以及企业商人在里面挑唆!

既然情况是这样,那么由此可见,在这些民办小学上学的学生,家庭情况又会如何,可以说百分百的孩子都是低收入人群子女,稍微有点钱的。谁会把孩子送入村镇的民办小学啊。

对于当老师的人来说,则是看中了人家说的待遇。人家可说了,来了就分一辆车,单身分宿舍,有家庭的分房子,而且薪水待遇都超高,不但各种养老医疗保险都包了,实际发到手的月薪也不次于一二线城市的老师水平。

当然,在这之前,肯定还是要先照顾下家乡本村。本村的所有村民不管经济条件好坏,适龄孩子都可以送来读书,至于其他地方吗,就要严格按照这些规矩来了。

不说那些各种免费,各种高级设施,就说毕业后推荐工作,能出国这些,就让人心动不已了。

同理,对于中学,也是先吸收附近的民办中学,把整个镇的民办中学都吸收掉,就解决了一半的生源问题。对于中学老师,也是公开招聘,依然是一窝蜂的来,哭着喊着求收留,有些老师居然还说什么一分钱工资不要,只求过来教学就行。

基本上,那些破烂学校大都是私立的民办小学,这些小学的经费来源政府不全管,大都是企事业以及社会捐助,经济来源不稳定。所以才这么破。

当然,与这些得不到好处,只是在一边说风凉话。可劲批判的网友相比,学校附近能够得到切身利益的村民,还有附近的村办镇办学校。却都两眼放光,死盯着这个学校不放,甚至很多当老师的也时刻盯着这里的新闻,生怕漏掉一点信息。

对此,程远冷眼旁观,就是咬定规矩不放松,强硬到底!因为他知道,这个事态发展成这样,绝对不是那些学生家长多坚持,里面还有更深的原因。

第一类人,不说也罢,混子一堆,绝对不能吸收进新学校来;对第二类第三类人可以吸收进来,但也要区别对待,毕竟这些人很多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当个民办老师混一下可以,要真心教学生,未必能教好。

不过不满也没用,反正这都是私立学校,程远这个资助人,以及周正庆这个小学校长说了算,而当地政府现在也是一门心思拍程远马屁,自然是把所有不和谐的声音都压了下去。

这么恶性循环下去,县镇村一级的小学中学。成材率低的离谱也就再正常不过了,能让孩子识字会算数,已经相当不错了。

而那些不符合条件的,甚至很多是外省市的人,也开始过来凑热闹,希望能报上名,送孩子进去学习,各种造假不断。只可惜。学校严防死守,死卡着规矩,而且对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情况都考察的异常严格,就是一点不松口,对任何造假行为一律取消资格,导致大多数家长都是乘兴而去,失望而……不归!

很多人都说。要是没好处,你给人批地的速度能这么快?县委县政府各级领导能亲自过去剪裁?没好处?骗鬼呢!

看到程远软硬不吃,又有很多人开始威胁,说如果不让送孩子进去,就让程远的学校开不成。

广告一出,全市,不,是全国都沸腾了!特别是那些低收入人群的家长,更是激动的无以复加,纷纷请假,带着自己的收入证明,带着自己的孩子,来这个名叫蓝色希望的中学汇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这里的学校学习。

只可惜,这些人注定只能嘴硬,因为等他们开始活动的时候,比如从教育部门,从公安消防等方面想办法的时候,却忽然发现,这些部门对程远学校的事情,集体失声,并且还是一面倒的支持,不管什么交情,在这上面都不管用。

什么?内因大于外因?要发挥孩子主观能动性?学习不好是自己的原因?跟学校环境无关?这个说头看起来似乎挺对,但实际上就是扯淡!毕竟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智商都差不多,好的环境跟差的环境,那影响可不是一点半点,要绝对比神马内因强太多了。

不过,对峙依旧!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到了如今这个时代,县市以上的重点中学,学生入学后的成材率很高,而到了镇村一级的普通学校,由于县镇村的经费不足,就会导致学校硬件不好,老师素质低下等情况。

所以,周正庆也不矫情,直接就同意了下来,说他能当这里的小学校长是荣幸云云。

闲话不说,单说程远对招生方面有些头疼,不过很快他就想明白了,自己对这些事情不了解,找懂行的人来做就行了。

再继续问才知道,原来是市委书记亲自下命令支持,继续往上攀,又发现,这居然是中央在支持!

发现涉及到中央了,那些手眼通天的人也就不敢再继续闹了,开始偃旗息鼓,而其他手眼没那么大的看到厉害人物都不吭声了,也就明白点什么,也跟着不闹了。

但是,虽然这些人不闹,但挑唆普通老百姓,挑唆那些中产阶级的学生父母闹事儿,还是可以的,就这样,才发生了持续对峙的情况。

只可惜,这些人千算万算,也不知道程远的重要性到底有多重要,不知道这样根本就是个闹剧。

果不其然,在对峙了三天,再市里又出动了两队防暴警察外加一个团的全副武装的武警战士后,人群就开始动摇了。再之后,看到那一辆辆装甲车一字排开,外加公安干警把那些中间挑头闹事儿的“不法分子”抓起来之后,早已经没了血性,早已经失去耐性,只是来闹闹事儿,发泄发泄不满的学生家长们,终于老实了,开始灰溜溜的撤走。

兴奋的来,失望的走,挥一挥眼泪,留下满地的垃圾。(未完待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