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请教

李嬷嬷在三日后就收拾好了行囊往香山小院去了。太夫人原本让沛柔去送她,她却再三推辞了,轻车简从,毫不惹人注意的出了府。

李嬷嬷和纭春一走,沛柔不免也有好几日都觉得心里空荡荡的。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梅雨季节,燕京城几乎没有间断的下了半个月的雨,而后就到了沛柔往常最喜欢的夏天。

今上和往年一样,在六月底启程去了香山行宫,也意料之中的没有召定国公伴驾,只是偶尔想起来时,会召他过去在行宫里住几日。

这样一来,定国公当然是不能在香山别院里久住,更别提把沛柔带过去教她骑马了。

这一个多月来,也只有瑜娘在香山,偶尔给她寄几封信过来。她也曾经应了沛柔的托付,替她去小院里看过李嬷嬷。

那日灞水边一别之后,这一个多月来她们就没有见过了,也不知道那日她和她哥哥飞马追景珣而去有没有发生什么故事。

十七的病已经好了,幸而他的烧还并没有烧的太久,没有对他的脑子造成长久的影响。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那日被他们所救的两个孩子年纪虽小,在善堂里的排名却是十七、十八,善堂如今有将近五十个孩子,说明他们很小的时候就没有了父母,或者被遗弃了。

善堂的孩子在这一个月里被照顾的很好,脸色不再像沛柔他们初次过来时的那样差了,应该是万将军跟京兆府尹打过了招呼的缘故。

“说来也不怕你笑话,我原本是不赞成浣哥儿去松石书院里读书的。”

这一次万家兄妹倒是没来,因为他们也忙着收拾行囊往香山去。

她虽然还是不知道浔柔到底有什么心思,可只要她不与郭氏交恶,这几年终归能过得不错。

说来也是巧,太夫人在香山的产业不少,偏偏就挑中了前生安置沛柔的那座小院给李嬷嬷养病。

郭氏也被她逗笑了,“你这丫头,正正经经和你说话,你倒又开起玩笑来。你祖母的好,难道还用得着我们做小辈的特意夸耀吗?”

又看了一旁的沛柔一眼,“今日五姐姐过来找母亲有话说,我就不在此相陪了。身上汗津津的,还是先回房去沐浴好些。”

一来二去她倒是真对医术有了些许的兴趣,偶尔也会去寒烟阁找几本讲医术的书看看,不过也只能看懂些极其浅显的医理,连皮毛都算不上。

又往香山小院里去见了一次李嬷嬷。远离了燕京城,又有沛柔那一番话,李嬷嬷的精神眼见着就好了许多。

浔柔如今养在郭氏屋里,她向来礼数齐全,也就跟在沛柔身后进了正屋。

沐柔却只不屑的看了为沛柔打帘的缬草一眼,冷哼了一声转身进了她生母姚氏住的西厢房。

一副母慈子孝的样子。

沛柔一连喝了大半碗才把碗放下,听到她提到四哥浣声,也不由得要问两句。

“我只是在太阳底下走了一遭才出汗的,在房里就并不觉得热了。”

“你祖母毕竟年纪大了,口味就有些重起来,灶上的厨子也就不得不多放。”

沛柔给郭氏行了礼,就把手里的几朵荷递给了郭氏身边的问荆,笑着对郭氏道:“今日下学,看见风裳馆外的荷开的不错,就折了几朵过来给四叔母赏玩。”

“这种事也讲究缘法。我曾在娘家见过一个比你还小些的孩子,字还没有认全,认识草药倒是很快。只可惜命苦了些,也不知道将来能不能熬出头。”

看到善堂里的孩子能过的比以前更好,沛柔和海柔自然也很高兴,这说明她们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

郭家的妙春堂不光是一个医馆,还开馆授课,教授一些孩子医理。郭氏想必就是在学堂里见到的那孩子。

“却没想到他进了书院,反而跟开了窍似的,只要他过得开心,我这个做母亲的也就别无所求了。”

所以方才她与郭氏说话,沛柔只在一旁慢条斯理的品尝郭氏备下的绿豆百合汤。

太夫人说到做到,每次郭大夫给李嬷嬷看诊之后,脉案都会如期送到松鹤堂里沛柔手中,沛柔就会挑一个日子去枫晚堂坐坐,听郭氏给她讲解脉案医理。

浔柔就笑着站起来,并不往太师椅的方向走,反而笑道:“母亲身子不好,往后还是连这小冰山也不要放了。”

又对浔柔慈爱地道:“瞧你,走的满身是汗,快过来做到这边有冰山的地方来。”

郭氏房里一般是不备茶的,到了夏季,准备待客的多是绿豆百合汤、酸梅汤、桑茶饮之类的消暑饮品。

虽然同样是去枫晚堂,沐柔和浔柔姐妹却始终落在沛柔身后几步远的地方,也不和她说话,仿佛陌路人一般。

就起身告辞,郭氏也不留,任她自出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