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公主

和进宫朝贺不同,宫里的上书房是辰正开始上课,公主们上课的时间也差不多。

以定国公府与皇城的距离,沛柔每日只要卯时从府中出发即可。

今日是她第一日作为贞静公主的伴读进宫去。和从前每次出门都不同,今日的马车上只有她和扬斛两人。

让她去做公主伴读这个决定,是站在徐家权力中心的几个人共同做的。

太夫人只是通知了她而已,定国公却因此感觉到很对不起她似的,每日里都会遣人进松鹤堂问她的好,或者是给她带些东西进来。

此刻沛柔头上戴的赤金嵌珊瑚珠蟹纹分心,就是定国公前几日送进来给她赏玩的。

除此之外,还簪了之前进宫太妃赏的那支银簪。

她就抬起头,保持着自己的视线在公主的脖颈处。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难怪前生她和齐延成婚后,有一次齐延带着她去茶馆听书,那说书先生说的故事就把许家的女子描绘成了祸国狐妖。

“父皇究竟是怎么想的。”

可那个糊涂的太子,却反而因此愈加疏远了嘉娘。

太子正妃蒋嘉扶,出身镇守东北苦寒之地几十年的肃昌侯蒋家。

女童年纪虽小,话语中凛然的威势却令人不敢小觑。

况且她被珠玉环绕之下的面庞,看起来也并不太精致,反而被她头上赤金嵌红宝石佛手蜘蛛发簪夺了颜色。

贞静公主只是任性罢了,她不会怕她。

可等了半日,却并不见公主叫起。这一月来,沛柔也跟着宫里来的嬷嬷又学过了规矩,并不敢擅自起身。

明明是清流,整个家族却是靠后妃不断往上走,和勋贵晋阶的路子又有什么分别。

沛柔以为自己到的算早,偌大的宫殿鸦雀无声。有一位女官出来将她迎进了殿里,却原来有人比她来的更早。

母亲又是自愿放弃公主的特权,没有单独开公主府,而是如寻常女子一般嫁入夫家服侍公婆,素有贤名的宛平公主。

周先生前生和她说的,“女子有女子应尽之事”,她后来已经明白。

那紫衣女官敢这样和公主说话,应当是公主的教引女官。

民间对太子妃的同情颇多,狐媚了太子的许侧妃名声自然也就很坏。

她为嘉娘鸣不平,每次去东宫做客,也没少找她的麻烦。

殿中的女童看起来比沛柔要小一些,穿着银红色地梅纹织金锦的小袄,金玉珠宝插了满头。

这倒是让沛柔想起前世,父亲接了新皇赐婚的圣旨之后的事情。

可今生她立志要做一个好学生,却没想到和周先生的缘分还是这么浅。

沛柔之所以能记得她,是因为许莞南最后成了太子的侧妃,极受太子宠爱。

润声听说了之后,让人给她捎进来一只珠钗,听说是他母亲留给他的纪念之物。

三房夫妻都是关注政局的人,恐怕关起门来在房中,就会开始琢磨起定国公和太夫人的用意来。

那时候故事的女主角已经不再是当年使六宫粉黛无颜色的许贤妃,而是这位太子侧妃。

不过是看不起她的出身罢了,前生经受过那么多冷言冷语,今生也被自己的妹妹指着鼻子骂过,她已经没什么不习惯的。

那时候父亲大约觉得自己很无能,也很屈辱,她就快嫁出府了,他反而长日不在府中,让她见不着他。

如今也只能慢慢来了。

因此只是平平淡淡地答道:“臣女惭愧,身无长物。在家跟着先生念书,只是略识得几个字而已。”

并不是疑问,她用的是肯定的语气。

沛柔每日和太夫人在一起,在她的指点下看邸报,分析政局,连她都看不清太夫人的用意,想必三房夫妻也会以为这是徐家有意支持六皇子为储的第一步。

润柔是大姐姐的关心,教她在宫里要懂得低头,不要任性之类。

贞静公主冷哼了一声,而后转身对她的随身女官道:“我看她也没什么比莞南姐姐强的,家世,出身,就连容貌也比不得莞南姐姐半分。”

沛柔要去为奴为婢的给人使唤,她还没哭呢,海柔倒先红了眼眶,还要沛柔反过来去安慰她。

重新站回了阶梯上,才扬着下巴对沛柔道:“你是妾生的。”

也许是年纪还小,头发就显得并不太多,这样一妆饰,显得有些头重脚轻。

“你就是父皇给本宫找的新伴读?把头抬起来给本宫看看。”

整个徐家明面上就像静湖的水一样平静。

并不是沛柔自夸,若论颜色,满燕京也的确只有一个赵五娘能算是和她平分秋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