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氏也就笑笑,没有再说话。“男人在外头的事,女人家哪有件件都清楚的。我也不留你说话了,你是新嫁,想必出门也少,今日你娘家人来的多,还是多去和她们说说话吧。”

明庆王是先帝的兄弟,太祖驾崩之后,便往杭州府就藩了。这一代的明庆王与民为善,时常救济当地的穷苦百姓,因此名声非常的好。

赵五娘就笑道:“偏偏你五哥哥是个木头。因为这件事,我这几日便总躲着他,几番暗示他都不明就里,还以为是他做错了什么,我恼了他了。”

明庆王太妃又道:“淮邑乡君,快上前来让我仔细瞧瞧。见过这样的美人,等我回了杭州府,也可以跟那里的老姐妹说嘴。”

她就揶揄他,“那醉春楼里的酒,总是要比嘉懿堂里的香些的。”

“表哥去年一直在西北前线杀敌,且甘愿不要姓名身份做了个普通士兵,这份胸襟,便不是人人都及的上的。如今新妇进门,表哥自然也就更进益了。”

明庆王太妃就追问道:“可是行四,字‘元放’的那个?”

沛柔就望着她笑,“到时候不就知道到时候是什么样了,五嫂急什么?”

赵五娘无论在何处,总是人群的焦点。

沛柔才进了偏厅,便立刻看见了穿着香妃色缂丝彩云鸾鸟褙子的赵五娘。她今日梳了回心髻,用的是赤金累丝的梅簪。

而后笑着对郡王太妃笑道:“这样的样貌品格,我看,也就只有你那小孙女还有几分及的上了。”

只是今日看来,她却也有几分掩饰不住的疲惫。沛柔又看了一眼那边,同她说话的原来就是她母亲赵四太太。

“五哥哥与五嫂感情好,他格外关注你的表现也是正常的事情。”

赵五娘面上就红了红,“若是摸的准了,我到时候让人送消息给你。”

“什么也不必你操心,我和你大嫂一定把事情办妥了。”

沛柔就同她说起海柔来,“今日瑜娘嫁到永宁郡王府来,三姐姐却是万家妇,是瑜娘的娘家。成婚从来都是婆家人热闹,娘家那边却只觉得人去楼空。”

“好。”沛柔搀了赵五娘,“这可真是个好消息,只是我这做姑姑的,小衣裳该做不过来了。”

沛柔便笑道:“太妃谬赞了,我是四月里成的婚。”

“只是月份还小,脉象有些不明显,再过个十来日,恐怕就能摸的准了。”

“方才我瞧来瞧去,觉得还是徐家五郎的媳妇生的最好,这新来了两个容月貌的,却又是定国公府出来的。”

“三姐姐平生最爱热闹,见人都走了,也不知道她能难过成什么样。还是咱们好,待会儿也可以进新房去陪陪瑜娘。”

赵五娘脸上有一闪而过的阴郁,“其实也没什么事,只是我祖父又有些不好了。从去年开始便是这样断断续续的,太医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想来过几日便能好了。”

又问沛柔,“你已经出嫁了,嫁的是哪户人家的儿郎?”

沛柔想起齐延的原话来,“丰之兄最近也不知是怎的,好几回我下衙时,他都在外头等着我,瞧着和霜打过的茄子似的。一见了我,就要拖我去醉春楼喝酒。”

明庆王太妃握着沛柔的手看了片刻,将手上的一个翡翠玉镯顺势褪到了她手上,“拿去玩吧。”

沛柔就只是挽了她的手,有些不知道说些什么。前生恒国公老公爷就是昭永十八年去世的。

不由觉得有几分好笑。

明庆王太妃仍然笑眯眯的,“既然这位娘子在你们家行五,那应当便是淮邑乡君了吧?我虽然久居杭州府,却也听过‘京城双姝’的名声。”

沛柔便笑道:“瞧你方才在与你母亲说话,不好打扰你。”

陆氏见沛柔与郡王太妃说完了话,便和上首的另一位贵妇人打招呼,“明庆王太妃安好。”

明庆王太妃就笑着拍了拍她的手,“我那孙子,与你相公倒是交好。每回往燕京来,都要去见见他的。我昨日才到的燕京,他们倒是还没时间聚一聚。”

沛柔便道:“这个月的葵水刚走,没有这样快。诚毅侯府的事情也多,也没打算这样早就生孩子。”

回心髻妩媚,她又爱长眉入鬓,别有一种风情。

沛柔便安抚她,“也并没有什么,不过是最近忙着理家,我那大嫂又有些懦弱拎不清罢了,倒没人敢欺负我。”

“当年连你都欺负不了我,难道我还越活越回去了不成。”

赵五娘也反应过来,一时又想起当年与沛柔针锋相对的时候,两人就都笑起来。

眼见着就要到新人拜堂的时候了,沛柔便与赵五娘一起往前院的正厅过去。

却忽然听见身后少女的声音,“清姐儿,这就是你五姐姐?”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