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斋罢茵陈尚送香——茵陈番外
“蒿经冬不死,春则因陈根而生,故名茵陈。往后,你就叫茵陈吧。”说话的少年坐在她床边,她还没有看清他的样子。只看身量,似乎比她还要小一些。
叫什么,她也没有那么在意。只是她又活了一次,总想给自己带来一些新的变化。从此又是新的开始了,她有了新的名字,会好好活下去。
她从小失去双亲,和哥哥相依为命,还没有什么记忆,一点事也不懂的时候,就住进了善堂里。
她后来懂得了“人生”这个词的意义,才恍然惊觉,若是昭永八年时她没有遇见淮邑乡君,或许她的结局,早就已经是注定悲惨的了。
那时候生病的是她哥哥,她什么也不懂,和哥哥一起被关进了柴房里,除了哭,她什么也不会。
那一次是乡君和她的朋友们救了她,而后也没有再放手,一步一步的改善了她,和善堂里其他孩子的生活。
能够吃饱穿暖,还能读书识字,学习女红刺绣,她已经很满足。
刚开始跟着林霰的时候,他还是挺冷漠的。他问她为什么要学习医术。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他果然也没说什么,像是觉得这个问题的确没什么意思,只是说了一句,“医者通常不能自医,若不是心性豁达之人,或许便会很痛苦。”
可是他却已经永远都没有机会了,斯人已逝,只剩下心中对那个人一生的怀念。
她想学医术,这样在她再遇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就不会如幼时一样惶惑无依,也不会像将要长大时一样,差点就夭折在这一场疾风骤雨里。
便如乡君一开始所说的那样,她并没有把她或是林霰当成她的附庸,他们随时都可以离开。
后来她就不再想继续学女红刺绣这些寻常女子学的东西了,一场大病,甚至能将燕京改变,改变她这样一个小小的女子,实在是很寻常的事情。
她能懂得他的感受,同样是遇见了贵人,从而改变了人生,没人能比她更懂得这种感受。
也要学辨认药材,要用极快的速度,把他说的几味药从一大堆药材中挑选出来。
把这一本书都背会了,他才开始教她切脉。这比背书更难,她了很长的时间。有一段日子,善堂里的孩子见了她就要逃跑,怕被她捉住了要把脉。
她只是觉得莫名其妙。就算如他所说,医者不能自医,那她健康的时候能帮助到别人,她也是很高兴的。
她想了想,回答他,“我想要救自己,也想要救我身边的人。”
这个问题问了也等于没问,学习医术,不就是为了治病救人么。她没想过以此谋生,将来她还会回善堂里去。
他一直称呼乡君的夫君为“齐四哥”,看起来关系很好的样子。她一开始甚至还以为他是诚毅侯府的远房亲戚。
他是个十分有条理的孩子,把药房里的一切都打理的井井有条,她刚进药房的时候,原本是抱着替他整理屋子的打算的,却没想到他将这里打理的比她想象的要干净的多。
那时候她又想,林霰也许是乡君的什么亲人。
谁知道却换来他的一顿埋怨。她当然知道砒霜能够入药,他那本自己编的医书,她早已经背的滚瓜烂熟。
不过,这些同她也并没有什么关系,她日日来寻他,只是为了学一身好医术。不求悬壶济世,只要能照顾她身边的人便好。
他很小就失去了母亲,乡君的四叔母于他而言,便是他想象中母亲的样子。
他希望她的人生往后也都是好事。
进了诚毅侯府,她才知道原来林霰和她一样,都是从小便没了父母,逃难到燕京来的孤儿。
她想保护自己,也想保护她身边的人。
善堂里孩子多,总是有孩子生病,也很容易互相传染。总是等着外面的大夫过来,没有那么方便。
那时候她才知道,原来他待他,也如待乡君一样,是外冷内热的。她也很期待,这个名字究竟会为她带来怎么样的运气。
更小的时候,她应该就是跟着父母住在这样的小院里。白日父母要到田间干活,哥哥也还小,他们两个就被放在竹编的框框里,呆在田边。
他是被她救了的,是她给了他机会学习医术,给了他一生要走的方向。他比她要小一岁,说起这些的时候,却像个大人。
那时候他的名字,就叫做“茵陈”。之后没有多久,他就遇见了郭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