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请罪书,还不如说成是自辩请功书,镇南军节度使言,面对突袭而来的十万楚军,不得不果断退守了洪州府治,四万军只折损了五千将士。陆七一笑,道:“我现在是县令,可不是什么将官,如今楚国进袭,若是留了这么多卫士在身边,你想想,会不会被调去了参战。”
问权不过是打个马虎眼,上书主要是解释,说兴化军陷入了严重的缺粮境地,已然出现了崩溃的迹象,为防止兴化军将士流失的归附西部世家,不得不出军去了越国衢州抢粮,不想才击败武胜军,就接到了抚州昭武军反叛的急报,因为探知楚军有军力十五万,不敢孤军反击,只能移军饶州等候朝廷的决策。
陆七的上书还打了一句悲情牌,言由于不知道昭武军是反叛,所以跑了也没有远离,结果被数千昭武军追杀,折损了百多名护军,而抚州临川县的官员,都失陷了,不知道是投降,还是被俘虏了。
姚松点头,陆七又道:“以后你们十个,不要自称是南鹰卫,而是县令的护卫。”
大多数南鹰卫一走,姚松才不解的问道:“大人,为什么让他们走了,大人应该需要人手听用的。”
姚松恍然点头,陆七又淡然道:“就是参战,我也只愿意独自去参与,能够了进退自如,若是有了一百南鹰卫在身边,那我就被牵制了,南都留守会当我是南鹰卫将官的下令调用。”
陆七的上书在西部上书里,是最没有份量的,被看过后就丢在了一旁,最有份量的当然是南都留守的告急和军情禀报,以及镇南军节度使的请罪书。
如今的江南国主,原本就被周国的事情狠狠的打击了一棒,还没缓过劲来,西部竟然又烽烟骤起,相安了十几年的楚国和唐国,突然刀兵相见,这让本打算迁都西部的国主陛下,为之心惊而后怕,更让他惊恐忿恨的是,昭武军竟然反叛了,他愤怒的下旨捉拿昭武军主帅在江宁的亲人,结果才知道,昭武军的主帅亲人,已然不知道什么时候,逃离了江宁。
陆七又去见了韦浩,韦浩比孟石强多了,容貌基本没有改变,陆七也听王仲良说过,韦浩一直是坐镇州衙不离,只愿意处理送来的公务,不像孟石,亲自的关注民生,很少在了州衙。
韦浩见了陆七,还是温文尔雅的笑对,两人坐在偏堂里,交流一下别后的信息,也谈了各种见解,韦浩对唐皇向周国称臣的事情反应平淡,对陆七能够在常州得势也没有表现了惊喜,陆七对韦浩怀有戒心,自然不会多说什么。
“诺!”姚松为首的十名卫士,军礼恭应。
十万大军的信息,立刻让国主惊惶的心稳定了很多,召集重臣议论周正风的上书,于是群臣激烈的各抒己见,有的建议就让周正风继续领军击楚,有的建议应该让南都留守主持大局,有的建议让王文和大人速归西部主持战局。
最后,右相力主南都留守主持西部战局,言周正风缺少大战经验,能够及时知机的退军饶州,已然难能可贵,可以继续是四万节度使牙军将士的领军,六万前锋兴化军应该直接归属南都留守调度。
江南国主采纳了右相的建议,下旨赐封周正风为丹阳侯,食邑丹阳县两千户,赐卫尉寺勋卫一千,另自兴化军分军四万建制东吴节度军,周正风为东吴军节度使,驻扎于西部,归南都留守节制。
另六万兴化军将士,成为南都六旗护军,归属南都留守直辖,兴化军制予以取消。
南都留守林仁肇,节制西部所有军力,主持西部对楚战事。各县依户抽丁募军,征收军粮。征收常州吴城郡主府存粮,支援西部战事。
启 蒙 书 网--无 弹 窗 小 说 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