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陆七在吴县居住了五ri,他难得的放松了身心惬意生活,伴着儿女,陪着女人们好月圆,也抽出时间与玉竹和小云整理军政公文,另外他来苏州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拜陆墓认祖。

认陆逊为祖的事情,陆七以前就让辛琴儿做一下,不过辛琴儿做的结果,却是很不理想,苏州陆氏的主支,如今已然沦落为了一般家族,主要是从唐末战乱受到了严重打击,后来越国建立,也是忌讳陆氏在苏州的祖望,所以故意的排斥陆氏出身的人做官,一个世家若是不受统治者的待见,那必然会走向了衰弱。

苏州陆氏沦落为了一般家族,可是当代家主却是顽固的很,辛琴儿使人游认祖之事,被斩钉截铁的拒绝了,陆氏家主什么也不肯承认如今的苏州之主陆炳,是苏州陆氏的庶出旁支。

而陆七确实是需要了古人陆逊的名望,有了陆逊的名望,会让大江以南的人心,有了一种理所当然的认可心理,所谓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那是草莽英雄一种不服气的无奈呐喊,但最终都会想办法为自己贴金。

最常用的办法就是玩神迹,什么剑斩白蛇,鱼腹藏天命,古碑显圣,而现实的办法就是认祖,姓刘的是汉帝后裔,所以国号为汉,隋朝的皇帝,更是死乞白赖的非要认弘农杨氏为先祖,认祖能够获得一种无形的尊贵遗产,提高了自身的荣耀,也能够让被统治的万千臣民在心理上,减少了排异的仇视心态。

陆七想借得了古人的名望定鼎晋国,但苏州陆氏家主的拒绝,却是让他的计划受阻,认祖这种事情用不得强,否则适得其反的惹人诟病,不过陆七既然回来了苏州,那就得拜祭一下陆逊‘老祖’。

当然,拜祭是拜祭,归宗是归宗,陆七以旁支陆氏后人的名义拜祭陆逊之墓,也合乎情理,因为陆七知道,陆逊的墓也算知名,古往今来,出于景仰拜祭的人很多。

陆七定好了拜祭的ri子和一些安排,之后休闲的给远方的亲人书信,给江宁亲人的书信,只能绕到歙州发出,陆七给母亲书了问安信,也及了儿女健康可爱,给小馥为首的江宁爱侣们,每人都书了问候信。

两个知事胥吏忙吩咐六个衙兵搬祭祀用物,有一檀木祭案,一座四足铜鼎,当着那里几百人的面,摆在了苏州陆氏祖坟地的边缘,陆七根本不陆氏祠堂拜祭,而是在坟地前拜祭。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陆逊之墓在吴县城之北,阳澄湖之西,苏州陆氏是一个大族,千百年来已然分成了几十支,其实陆逊并非是苏州陆氏鼻祖,陆逊之前的苏州陆氏,已然是官宦大族,陆逊只是汉末之后的吴国名臣。

陆七一身的普通布袍,腰间还悬挂了一只葫芦,打扮有些不伦不类,像是落魄士人,也像是游方道士,就是宁儿和小青,也是普通的衣裙,但孩子的包被,却明显的是绣龙绸缎,陆七带长子来拜祭苏州陆氏祖墓,是有很深含义的。

忽那个向陆七礼拜的锦衣男子,迈步走来,接着后面的很多人也跟随了过来,分等级的跪在了陆七后面,陆七一怔也就由之了,默然等后面人都就位了,他才开始叩拜,后面的人有二百多人,也跟着叩拜。

不过因为陆逊的知名,所以苏州陆氏始终有一主支代代相传,但陆逊后人的主支家主,根本不能够代表了所有的苏州陆氏,甚至有的旁支陆氏,比所谓的陆逊后人更有地位,因为支撑地位的根本是官势和富裕。

在苏州的第十ri,陆七出行离开了吴县城拜祭陆逊之墓,拜祭的人不多,只有陆七,小青,宁儿和陆七儿子,外加百多名护卫和两个知事胥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