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江南润州,围城数月的周国大军,在毫无征兆的情形下,突然对江宁城的南城门一带,发起了攻城,守城的唐军仓惶应战。

数月以来,周军一直围而不攻,一直是采取劝降的手段,连续使出十次使者入江宁劝降,但李国主顽固的很,说什么也不肯投降,日日期盼着宣州军力,能够联合晋**力来解围。

李国主甚至对大臣们说,周军是孤军陷在了江南,日久必不能持,而周军之所以围而不攻,是因为江宁城防坚固,周军不想了损兵折将,周军若是在攻城中损兵折将,就会面临了外围大军的进攻。

大臣们就算不乐观,也不敢驳了李国主的天真想法,日久不能持,问题是江宁城里的存粮更不能持,周军围城数月,江宁城里的粮食已然是连稀粥都维持不了,已经出现了饿死人的事实,城中闹事抢劫的越来越多。

但很多唐国老臣却是极度支持李国主,纷纷出人出物支持守城,而守城的京军也有很多斗志不衰,尤其是左右骁骑卫将士,请战去了城门镇守,李国主却是只上了一次城墙,之后一直躲在皇宫,一边给自己打气,一边叩拜佛祖。

围城期间,也发生了一些事情,有个太常寺的吴少卿,曾经建议李国主使人突围去晋国,向晋国表示愿意归降,用归降促使晋国尽早出兵解围,结果,吴少卿下了大狱,当天夜里就被毒死在了狱中,不过据说李国主没有下达鸠杀的旨意,是服毒自尽。

还有一件不合规矩的事情,吏部侍郎萧知礼竟然面君请求,让萧妃带了郡主去他府中居住,理由是他的夫人去看望萧妃娘娘,见萧妃娘娘的和郡主的身体很是虚弱,所以请求移居他府中,由夫人照料。

李国主听了后,迟疑了片刻答应了,宫里已然是缺粮,萧妃和女儿是饿的,而且李国主也不敢在危机之时,与萧氏有了离心,事实上,在周军没有渡江之前,李国主的计划是先解决了歙州的割据,之后对付了萧氏。

“取笔。”李国主哑声说道,因为周使说了,给他投降的机会,日后还能够获得了富贵,若是被俘,那就只能成为囚徒终老。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金吾卫多数都是京城的平民出身,平日里也感觉不到什么皇恩浩荡,若是李国主与陆天风相比,金吾卫会觉得陆天风好一些,因为陆天风曾经为江宁的平民,带来过一段时日的富足生活。

“殿下请。”赵匡胤恭敬肃手道。

曹王犹豫一下,才起礼道:“叔叔这么说,熙让只能却之不恭。”

越来越多的周军攻上了城墙,唐军也是奋勇不屈的拼命反击,但也有唐军惊恐的逃走,真正与周军血战的,大半都是骁骑卫,而守卫南城门的金吾卫,却是怯战的居多。

由于周军对江宁围而不攻数月,使得江宁防御渐渐的走入松懈,再加上吃不饱,将士们不可能有精神头的严防攻城,而周军的攻城,就是悄然的突发而为。

赵匡胤听了,摇头道:“那不妥的,陆天风已然是大周之臣,若是与降臣一起去了开封府,容易惹了非议。”

周军之中,赵匡胤与年轻的曹王并肩观战,曹王的神情充满了急切,而赵匡胤的神情却是淡然无波,今日的攻城,可以说是曹王催促才发生的,因为周国传来了西部大捷的消息,说是纪王宣抚西部之后,陆天风竟然进取了河西,继而朝廷调巴蜀大军进取了河湟。

赵匡胤的想法就是想迫降了李国主,所以一直是围而不攻,李国主开城投降,与破城被俘,那是完全不同的后果,李国主投降,那意味着是唐国的投降,唐国的臣民只能接受了归属周国,但破城被俘,那就会造成了唐国的人心不服。

李国主忙跪下,后面跟着的人也都跪下了,李国主手托举木盘,有些苦涩的恭敬道:“臣愿降。”

曹王点头上前,伸手接过了降表和国玺,然后道:“尔等降臣,服我大周天威,本王会带你们去叩见大周皇帝陛下。”

李国主失了魂一般坐在排云殿,排云殿里有很多的文武大臣,高大坚固的江宁城,竟然轻易的被周军所攻破,苦苦坚持了数月,日夜盼望着能够耗到了周军退兵,但希望在城破的事实面前,残酷的变向了绝望。

半时后,攻入南城门的周军,放下吊桥,打开了城门,城外的周军如同潮水涌入了江宁城,冲过了瓮城,奔入了江宁城里的御街,直接杀向了皇宫,周军没有一人冲向了居民区,彰显了赵匡胤的治军有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