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惟忠听了点点头,举碗喝了一口,陆七也喝了一口酒,又问道:“四哥觉得,赵氏会很快造反吗?”

“不会的,赵氏会等了周皇帝驾崩,才会起兵造反。”折惟忠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陆七一怔看了折惟忠,折惟忠喝了口酒,又道:“兄弟,周国皇帝陛下的威望是极高的,赵氏若是造反,肯定会不得人心,不过赵氏的势力已然是尾大不掉,周皇帝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对付了赵氏,皇帝和赵氏,那个先露出了獠牙,那个就会陷入败亡,一句话,他们都需要争取了,几十万禁军的人心所向。”

陆七听了点头,折惟忠又道:“不过事实上,周皇帝已然在对付了赵氏,他将赵匡胤弄去了江南,又调亲赵的军力去进取了巴蜀,潘美就是亲赵的大帅,不过朝廷派去进取巴蜀的枢密使曹彬,应该是忠于皇帝的,不过也不排除是墙头草。”

陆七点头,道:“周皇帝想利用外战牵制了赵氏,不过也是给了赵氏壮大的机会。”[

“是那种后果,但赵匡胤若是一直在开封府,皇帝就法摆脱了眼前的危患,皇帝不敢在开封府杀了赵匡胤,也不敢有了那种杀令,因为守卫皇宫的武力,受赵匡胤影响很深,皇帝也不敢调换别的军力来守卫皇宫,开封府外的军力,更不可信。”折惟忠说道。

“这么说,皇帝是有可能被刺杀的。”陆七说道。

折惟忠摇头,道:“皇帝的威望极高,身边的班直多数都会忠于皇帝,所以被刺杀的可能性很小,不过皇帝自从身体被重伤过,已然不能了武事,近十年没有离开过皇宫,所以对军力的影响力越来越弱。”

“四哥,野心之事,事实上都是随着势力的强弱而变化,我可以将银州给了折氏,但河西不敢了给予,四哥能够与我亲和一家,别的折氏,可能只会为了利益而行事,日后,我能够容忍了府州折氏的存续,却是不能容忍了另一个夏国的出现。”陆七温和道。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折惟忠听了点头,陆七看了折惟忠,道:“以后四哥不用了谦让,应该尽职了副都护的职责。”

陆七听了平静,道:“不是归属,我本来就有自主,常州和苏州,是属于我的。”

折惟忠看了陆七,迟疑一下,问道:“兄弟,你是不是归属过晋国。”

陆七笑了,道:“周国朝廷只是准置了河西都护府,可没有指定了河西都护一定是我,至于我的定位,我自然是河西的大将军。”

陆七点头,折惟忠又道:“周国皇帝,应该活不了几年啦,听说偶尔的吐血,饭食也是不佳,所以赵氏若是明智,就不应该急切造反,周皇帝一死,皇帝的儿子,根本就没有能力对抗了赵氏。”

折惟忠听了摇头,道:“兄弟,我不瞒你,你不用指望了折氏会出兵中原,自唐末以来,折氏一向是不参与中原的战乱,我们折氏没有能力入主中原,只想守住祖宗的基业,中原那个人称王,我们就朝贺那个人,你唯一能够指望的,就是折氏抵挡了辽国的进袭。”

听了折惟忠的直白回答,陆七欣悦点头,道:“我与四哥的友情,会是一生长久。”

陆七点头,举起酒碗与折惟忠一饮而尽,放下碗,陆七抬手一比,道:“四哥,我决定了,以后杨四兄是河西都护,你还是副都护,你们一起掌管了河西的军政诸事。”

陆七微笑点头,举碗敬酒,与杨鲲和折惟忠喝了,折惟忠放下碗,问道:“兄弟,你在常州和苏州,能够有多少军力?”

“常州和苏州是鱼米之乡,人口约一百二十万,军力四十万。”陆七回答道。

“兄弟,你放心,我不会让府州折氏的人进入河西,不过银州,你得让给了折氏,折氏没有太大的野心,就是想在府州一带获得了自治即可。”折惟忠诚恳道。

折惟忠点头,道:“好,我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