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皇帝看着两个成年儿子,平和道:“你们记住了,有些事情,是没有应该二字的,不要想着我们是皇族,所有臣民就应该为了我们效命,任何的国事决策,尽量要从利益的得失去权衡。”

“是,儿臣们谨记。”太子恭敬道。

周皇帝的脸『色』流『露』了些许疲倦,他挑眉振作了一下,道:“有些话,朕不想对你们说,担心说了会有不良后果。”

“父皇请言,儿臣想听教诲。”太子恭敬道。

周皇帝看了曹王,道:“熙让,你总是以为,赵匡胤与父皇亲如兄弟,可是你不知道,父皇与你的赵叔叔,却是明争暗斗了很多年。”[

曹王愕然看了周皇帝,周皇帝笑了笑,道:“朕需要你的赵叔叔,辅佐朕稳定了大周江山,可是重用你的赵叔叔,却也是在养虎成患,你的赵叔叔文武双全,是位非常难得的雄才人物,这么多年来,这大周的半壁江山,都被你的赵叔叔给掌控了,尤其是军中,别说你号令不得很多的禁军将士,就是朕的圣旨去了军中,也比不得你赵叔叔的军令。”

太子和曹王脸『色』大变,眼神流『露』了难以置信,周皇帝看着曹王又道:“你信任你的赵叔叔,可是你的赵叔叔若是反周,他一定会杀了你们兄弟,或许,你会认为赵匡胤不会反周,但我们的先帝爷,也曾经是忠臣,只是手握了重兵,才篡位建立了大周,所谓的忠臣,多数都是势力难以成事,而不得不臣服。”

太子点头,道:“父皇让赵叔叔去了江南,也是含有深意的。”

曹王听了脸『色』微变,继而默然点头,周皇帝又道:“你大姑父年事已高,雄心已然是淡薄了,日后,朕会请他来坐镇开封府。”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曹王点头,道:“儿臣明白了。”

曹王迟疑一下,起礼道:“父皇,儿臣却是愿意在外走走,想去西部见识一下河西与河湟,顺道看看六弟,儿臣想自江南回来后,前去河西。”

周皇帝点头,道:“也好。”

周皇帝点头,道:“是的,朕必须要与赵匡胤争夺军心的向背,朕皇恩有加,才能压制赵匡胤蛊『惑』和笼络军心。”

周皇帝点头,道:“主要是为了对付晋国,次之是调虎离山。”

云锦东为什么不等陆七的回信,那却是与陆七事先约定好的,约定是,云锦东只要接到周国朝廷的命令,要独立响应的听令行事,周皇帝并没有限定云锦东的上番日期,但云锦东却是不等陆七的回信就开拔,彰显了对朝廷军令的服从『性』。

周皇帝点头,道:“凡事都有轻重缓急,治国更是如此,陆天风是个雄才,但他就算占据了河西和北庭,也不过就是了第二个夏国,对大周而言,最危机的是内患,朕若是去了,你们兄弟就很难压制了军雄老臣,所以朕才一再的纵容陆天风,目的是形成新的牵制势力,任何想要造反的军雄,都会顾忌了为他人作嫁的后果,自古以来,第一个造反的逆臣,多数是别人的踏足石。”

曹王脸『色』凝重了,起礼道:“父皇,儿臣明白了。”

“是,儿臣领命。”曹王恭敬道。

太子看了曹王一眼,忽周皇帝道:“你们去吧,朕累了。”

周皇帝点头,温和道:“智者不立危墙之下,你日后若是不想成为一个傀儡皇帝,那就离赵匡胤远些。”

“你去了江南,可以留在江宁,也可以回来去了张永德军中,朕随你抉择。”周皇帝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