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遇刺,护军在草碧镇的土堡折腾了两个时辰,抓了十几个外地人,直至千阳县令闻讯赶来,连连的赔罪,曹王才启程去了千阳县城休息。
刺客是什么来历,陆七也从查证,不过他怀疑与晋国公有关,以前他在石州,就被一批刺客袭击过,不过刺客这种手段是很普遍的武力,任何成了气候的大人物,都能够豢养了死士。
在千阳县城休息了一夜,次日陆七主动去与曹王商量一下,意思队伍分成了两部分,陆七的队伍与亲王不在同行,由他亲护了两位亲王快些的赶路,曹王当然是愿意。
于是,陆七抛开了自家的商货护行,转而去了曹王的军中,与一千多的护军一起,护卫了两位亲王赶路,离开千阳县,过凤翔,一天就赶到了京兆府(长安)。
陆七从未到过长安城,对这座河西与北庭人心中的天都,很是向往一见,现今的长安城是隋朝所建筑,鼎盛于唐朝,是丝绸之路的起点。[
长安城周长七十余里,是周国的第一大城,比古都洛阳和开封府都大,长安城的地理位置在唐朝时期算得国之中心,论在军事防御,商业通达,都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但对周国而言,长安城的位置却是偏西,面临了吐蕃,党项和汉国的威胁,所以才择了开封府为东京,洛阳为西京,长安成为了京兆府。
陆七一行是自明德门进入的长安城,入城就是宽阔的朱雀大街,不过走在城中,陆七感觉长安城似乎很萧条,人来车往不多,人气远不如开封府,陆七听人说过,长安城在唐朝时期,曾经拥有过百万以上的人口,绝对是人文物华鼎盛的大都会,如今不是了京城,却是走向了没落。
长安城里有专供官员入居的驿馆,陆七一行才到驿馆,长安城留守和其他官员,就匆匆跑来了进见,长安城的留守名沈轶伦,是一位年已六十甲的老臣。
陆七看了这位老臣,他觉得周皇帝能够让这个老臣留守京兆府,除了能力足以胜任,应该也与老臣的恭敬做人有关系,还有就是年纪让人放心,人一老,想法就会固步自封的趋于保守,很难有了枭雄野心。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曹王是坐在了一张大椅上,纪王和陆七却是在侧旁立,耳听曹王平和道:“沈尚书免礼,都免礼吧。”
“五哥,我去送送沈尚书。”纪王忽说道。
“臣是听说殿下来了京兆府,故特来问候,殿下受惊,臣愧罪。”沈轶伦恭敬回答。
曹王轻吁口气,平和道:“你还有事吗?”
“是,殿下安康,臣告退。”沈轶伦恭敬回答,之后礼拜,后退了两步,才与所属退去。
陆七抬头,微笑道:“吾能够与老大人平阶,却是得力于老大人与众位官员的提携,如果没有三万禁军及时支援了会州,吾也不能连连挫败了夏国,吾的功勋,其实应与老大人和众位同荣。”
最+近+章节+在6=9=书=吧阅读!
“刺杀之事,与老大人扯不上罪过,那些刺客根本不是本地人,只是在千阳县选择了动手,老大人不用去查了,陆尚书说过了,刺客没有留下任何的证物,根本从去查,何必劳师动众的扰乱民心。”纪王正容说道。
“殿下言过了,说起刺杀之事,老臣是有罪过。”沈轶伦恭敬道。
“我没有吩咐的,只是出来送送老大人。”纪王也起礼的温和回答。
“哦,这位就是陆尚书,名陆天风,官封怀化大将军,河西与北庭宣抚使,礼部尚书,卫尉寺卿,还是石国驸马都尉。”纪王立刻侧身介绍了陆七。
沈轶伦的地位与陆七差不多,官职除了京兆府留守,还是凤翔军节度使,户部尚书,可以说是一位位高权重的老臣。
陆七眼观鼻,他对曹王所为实在是语,这么一位年高位尊的老臣来见,他身为年轻皇子,竟然大刺刺的摆起了威风,就是周皇帝见这个沈轶伦,八成也会微笑相对。
“后生陆天风,拜见老大人。”陆七起礼恭敬一拜。
纪王转身外走,陆七向曹王默然一礼,也随着纪王出去了,看着纪王和陆七的背影,曹王的脸色随之阴沉,在土堡遇刺的事情,他事后回想起来,非常的恼羞不已,另外他也恼了陆天风,当时竟然只顾着扯护纪王,而将他扔在了刺客的眼前,他如今觉得,陆天风说是不支持纪王,但分明就是与纪王有了亲密的勾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