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七在德州进行了整军,所有傅潜军的原主帅都成了他的参军府帅,也就是成为了临时统帅,骑军和步军以营为基本做了调整,与陆七带来的军力做了混编,但还是五千步兵为一军,两千骑兵为一军,依旧是都虞侯领军,直接受命宣抚使。

杨延昭也成为了参军府帅,陆七与杨延昭和骑军都虞侯在一起,进行了一次秘密军事会议,他告诉将帅们,他已然安排了军力在海上奇袭燕国京城。

而进袭周国的燕军有二十万,其中十万是骑军,一旦出现燕军回撤的现象,那应该是海上的军力进袭了燕国京城,陆七命令杨延昭率领五万骑军,赶去北方寻地埋伏,伺机袭击回撤的燕军,具体怎么布局陆七不管,一切由杨延昭做主。

陆七当然不会亲自去了北方作战,他如今身担掌握全局的重任,既要威慑归附军力的听用,也要随时兼顾周国疆域发生的变化,以能够及时做出相应的决策。

另外陆七有自知之明,他去了北方作战,肯定不如了杨延昭善战,定国公父子在北方与燕国作战多年,积累的地理和军情必然丰富,他去了北方因为陌生地理,所以很难做出最好的用兵战略。

陆七的北方战略主要是辅助朱武军力的奇袭,他要做的就是对付进入周国的燕军,陆七自太原出兵之时,已然使出五十名精干斥候,分成了十组赶去黄河,在黄河买船顺流出黄河口入渤海,争取能够给朱武军送去军情。

杨延昭等将帅对陆七的海上奇袭自然疑『惑』,陆七直言他事实上据有苏州和常州,大周陛下也是知道的,所以大周陛下才会封了他为虞王,虞字含吴,大周陛下让他海上出兵进取燕国,不知真相的将帅们吃惊中,遵奉陆七军令开拔离开了。

骑军走了五日后,陆七也率领十三万步军开始了对燕军的反攻,他采取步步为营的战略,尽量不与燕军在平地开战,避实就虚的夺回县城和堡城,然后留军固守,而燕国步军主力多在定州对付定国公,虽然有大量骑兵,但却是不敢孤军太深。

最+近+章节+在6=9=书=吧阅读!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陆七的反攻进展虽然缓慢,但却是一步步的夺回疆域,与燕军陷入了胶着的捉『迷』藏,你攻我守,分军夺土,陆七发挥步军数量的优势,只分军攻取城池固守,就是不与燕国骑兵进行大规模的会战。[

二十万晋军一路挺进,沿途袭灭了驻扎的一座有三千兵的军镇,之后大军一路几乎阻,朱武在沿途获得了燕国的军情,燕国确实有二十万军力进袭了周国,还有十万军力驻扎在拒马河,燕国京城只有三万军力镇守,燕国还有四十万军力布防西北和北方,可以说不但燕国京城处于了空虚状态,对海防也是掉以轻心,或者说没有余力重视了海防缺口。

舱外甲板外,依旁着一艘中等的舱船,正有一些周国衣甲的将士被扶上了帅船,被扶上了甲板的将士,一个个面『色』难看,都是一副险死还生的余悸模样,他们受命进入了大海,结果入海之后,四顾茫茫,就陷入了一种难以回去的恐惧,没办法,陆七使出的将士,大半都是旱鸭子,没有一个熟悉大海的。

晋军自大海的登陆军情,一日就飞报了燕国京城,燕国朝廷立时由欢喜坠为震惊,之前燕国朝廷还庆贺进取了周国数州,还品味着前方大军送回来的战利品,想着此次最少能够夺取了黄河以北的疆域,也就是唐朝时期的河北道。

朱武愉悦点头,道:“进去喝吧。”

报声一落,舱内一片动静,王平和宋老青有如被蛇咬一般猛的离而起,朱武也起身立起,但显得沉稳很多,三位大帅也没有谦让,都奔了舱门走了出去。

“我就是王平,这个是朱武,那个是宋老青,你快说正事。”王平摆手点指,有些了急火。

“你晕头了,这不都是主帅吗?”王平一拍金甲,好气说道。

“喂,能说话吗?”王平『性』急的问道。

那个将士一怔,道:“主上让我们见朱武大帅,王平大帅,宋老青大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