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土鳖进城

北扶桑,元军大本营,北防城。

自新都大败之后,元军退守西岸海港已经将近一年。

其间,唯一的建树便是加强了与日本朝的联盟关系,共同抵御大宋强军。

此时,太子府中。

晋王铁穆耳正在堂上与一武将说话。

“伯颜为何不来?却遣蛮不台兄长先行一步?”

在铁穆耳对面的,乃是东瀛行中书省万户府掌印——蛮子台。

此人姓孛思忽儿,弘吉剌氏,属朔漠望族,二哥帖木儿承袭家族万户之名,独震大漠。

本来吧,姓孛思忽儿家族就一个万户之名世代承袭,其兄贴木儿的万户也是从他大哥那继承来的。

如今,贴木儿还没死,蛮子台是捞不着这个万户的。

可也说不上是福是祸,本来忽必烈是想把南哥儿下嫁给蛮子台,毕竟漠北那片区域的战略意义很重要。

忽必烈一向用嫁女人的方式来控制孛思忽儿家族,比如蛮子台二哥的妻子就是忽必烈的女儿囊加真公主,(原本是大哥的妻子,大哥死了尚奉二兄。)

这门亲事早就定下来了,结果南哥儿逃婚,跟着真金和铁穆耳跑到了扶桑。

如此一来,蛮子台算是丢了大人,想娶公主,结果人家没看上他跑了。

一时之间,蛮子台成了元朝上下的笑柄。忽必烈心存愧疚,便加封蛮子台万户,领东瀛行少万户所掌印,算得上是封疆大吏了。

而此时,蛮子台出现在这儿,则是领了东征大元帅伯颜的将令,为东征先锋官之职,先行抵达扶桑。

铁穆耳如此发问,也是奇怪。

按理来说,伯颜的大军早就应该到了,却拖到今日只派了一个先锋官过来?

对此,蛮子台粗犷的眉眼不加掩饰,眼珠子一瞪就跟庙里的金刚一般,“晋王这是明知故问!”

这不废话吗?我未来媳妇跑这儿来了,我不得抓回去?否则脸往哪搁?

铁穆耳一听,也是心中暗苦,这叫什么事儿?

都来管太子府要老婆,日子还过不过?

没错,来管他们父子要人的可不只蛮子台,日本朝的北条时宗派了八波使臣了,让真金把他的皇妃送回去。

“这个.”

铁穆耳有点犯了难,还不能直接跟蛮子台说,他那个妹妹把自己嫁给东瀛人了。

否则,依这位的脾气,非原地爆炸不可。

哈哈一笑,强掩尴尬,“兄长万里而来,颠簸劳顿,确是辛苦。”

“少废话!”蛮子台根本就不吃铁穆耳这一套,“把南哥儿叫出来,否则我去找太子评理!”

“哎呀!”铁穆耳拉着蛮子台落坐,“兄长急什么?南哥儿就在府中,又跑不了。倒不如与小弟叙叙旧,说说大都见闻。”

“要知道,小弟可是快两年没回去喽。”

蛮子台瞥了一眼铁穆耳,“我说晋王,你真当我蛮子台是莽夫不成?”

“不给我见南哥儿是吧?好!想从我这套朝廷的消息,也可以!”

“那便直说吧,你太子府就算想嫁,我蛮子台还不一定愿意娶!”

“!!!”铁穆耳一惊,蛮子台明显是话里有话,急声求问,“兄长这是何意?莫非”

“哼!”蛮子台冷哼,“还用我说吗?晋王才智过人,应该想得通吧?”

“新都大败,太子被俘,我大元立朝至今还未受过此等大辱,朝中文武本就对太子颇有微词。经此一役,晋王觉得,还有多少人愿意支持太子殿下?”

“实话说了吧,陛下也是震怒无比,几次大骂太子无能,恐怕也生了易储之心。”

“嘶!!”铁穆耳倒吸凉气。

说实话,新都大败,父王回归,父子俩已经想到了日子会不好过。但是,没想到像蛮子台说的这么严重,连老爷子都想换太子了?

“兄长,事关重大,却是不敢开玩笑啊!”

蛮子台摇头,“晋王觉得我有心思和你开玩笑吗?若非南哥儿不守婚约弃我而去,让我蛮子台在朝中抬不起头来,你以为我愿意来此!?和你说这般闲语?”

蛮子台越说越气,腾了站了起来,“她南哥儿就算是草原上最娇艳的金莲,也不能这么欺负人!!”

“我蛮子台顶天立地,何受此辱?”

铁穆耳一见蛮子台是真动了怒气,连连安抚,好不容易才让蛮子台平静下来。

“兄长息怒,兄长息怒!此事确是小妹做事不周,父王与我皆时时责骂。兄长放心,定与你一个公道。”

“不过,此事终究是躲不过去的,兄长还是多为我父王考虑一二。看在囊加真姑母的份上,也要兄长多多帮忙啊!”

囊加真公主,就是蛮子台以前的大嫂,现在的二嫂,将来也可能是他的媳妇。

毕竟毕竟蛮子台的二哥贴木儿身体也不太好,不像长命人,说不定哪天就挂了。

到时,依蒙古习俗,蛮子台要继承二哥的所有遗产,包括媳妇。

好吧,挺乱的。

要是蛮子台再娶了南哥儿,那就有意思了,铁穆耳是该管他叫姑父,还是妹夫呢?

总之,不管怎么说吧,提起囊加真公主这层关系还是管用的。

蛮子台虽然心中一百个不愿,但还是平静下来。

沉吟道:“这事你问我?我孛思忽儿家又能如何?”还是要看太子殿下能不能扳回一局!”

“若是陛下决心易储之前能大胜宋人一程,朝中反你父子的声音自会少上很多。”

铁穆耳一听,脸色登时苦了下来,“难啊!”

向蛮子台解释道,“兄长久在中原,怕是不知,如今的大宋今非夕比。兵强马壮,军械精良,尤在我朝之上,又降伏了千万殷人。”

“想像从前那般以武力压之,绝非朝夕可成。”

“哦?”蛮子台一疑,倒是没有太多意外的表情。

别说扶桑,中原也有一根钉子到现在也没拔出来,便是四川。

元朝谁不知道,张钰现在狂的很,谁也不放在眼里。可想而知,扶桑这边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没办法了。”蛮子台一摊手,“伯颜大帅也言,要想打开局面,非太子在扶桑这边多使力气不可,外人是帮不上忙的,也就我蛮子台愿意来罢了!”

铁穆耳闻言,“这便是伯颜不急渡洋的原因?给我父子留下一丝生机?”

这回蛮子台没说话,只当默认。

伯颜是朝中少数支持太子的大臣。其实也不是支持太子,而是伯颜坚定的跟着忽必烈的步伐,忽必烈说是谁,那伯颜就支持谁。

铁穆耳看着蛮子台,也不说话了。

他已经明白蛮子台的意思,易储危局在朝中已经形成了。想破局,保住储君之位,外人肯帮忙的只有他蛮子台。

没错,这才是蛮子台的真正意图。说了这么多,不还是想让南哥儿嫁给他吗?

只有南哥儿嫁给他,蛮子台所代表的孛思忽儿家才肯帮忙。

沉吟了一阵,铁穆耳脸色越来越难看,终道:“实不相瞒,我父子就算有心抗宋,却是也没这个力气了。”

蛮子台一愣,“怎地?难道新都一战,真如朝中传言,太子谎报军情损失惨重,已经无力再战了?”

铁穆耳摇头,“这一点兄长放心,新都虽败,但却无伤筋骨,随时都可再战。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

铁穆遥,“只不过,我父王自宋营脱逃之后,便病重不起,如今怕是时日无多了!”

“啊!?”

蛮子台一惊,“晋王,这玩笑可开不得!”

铁穆耳苦脸,“小弟哪里敢开这个玩笑?”

这不废话吗?那边闹着废太子呢,太子却病倒了,那不换的更快了?

拱手一礼,“小妹对兄长有愧,万里而来,父王本应亲自相迎,若非卧床不起,哪能怠慢?”

“这”蛮子台心思电转,脸色阴晴不定,“这却是火上浇油了!”

嘴上这么说,心思却非这么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