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就像是抽水马桶。

只要轻轻按下,就能冲走所有的污秽。

李爱国这两天既快乐,又辛苦,快乐的是由于几个部委的支持,重型工程厂的建造速度很快。

辛苦的是他一边需要帮忙筹画重型工程厂的事务,另外一边还要兼顾116工程。

116工程现在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发动机的涡轮和几个关键部件已经制造出来。

各地116车间也取得了进展,预计再有三四个月时间,就能完成整体制造工作。

这速度有点超过了所有人的预计。

其实想想就明白了。

发动机和直升机的图纸都是李爱国从系统里高价买来的,是后世成熟的技术。

这等于是在漆黑崎岖的道路上,指明了前进的路线,能少走几十年弯路。

另外,此次参与116工程的研究员和技术员总数超过三千多人,工人师傅更是有万人之多。

团结力量干大事,要是达不到这种速度,就有问题了。

“刚接到了周高远同志的电话,他们已经完成了尾翼螺旋的图纸改造工作,目前正在筹划材料。”

“高远同志干得很好啊。”

齐教授这阵子也越来越有劲头了,上级领导可是亲自跟他握了手,对他进行了表扬。

“爱国,我对发动机缸体的喷发位置进行了改动,你看一下。”齐教授又取出一份图纸。

李爱国接过来细看,这种改动虽没办法发挥发动机最大的效率,却考虑到这年月油质素质不佳。

直升机因为马力大,需要的是航空煤油。

解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咱们都没办法自己生产航空煤油,只能从国外进口。

等到五十年代中期,才研制出了专门用于航空飞机的1号航空煤油,解决了部分军用飞机的燃料需求。

但因其闪点、低温流动性,比不上后世的航空煤油。

特别是1号煤油的闪点仅28c,安全性较低,这也是齐教授改动发动机的真正原因。

“老齐,这种改动很好。”李爱国有点庆幸自己选择跟齐教授这种老航空专家合作了。

有很多东西仅仅靠书面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这些老同志们把关。

确定了改动后,齐教授就带着飞机厂的研究员开始忙碌起来。

李爱国刚回到办公室内,邢段长就赶了过来,拿出一个文件袋,递给了李爱国:“这是你的。”

“谢谢段长。”李爱国赶紧打开文件袋,里面是十几张照片。

第一张是李爱国在旁边介绍,上级领导弯腰检查挖掘机的照片。

第二张是上级领导面带微笑跟李爱国交谈。

第三张是上级领导跟工作室全体成员的合照,李爱国站在上级领导身旁。

摄影记者的水平很高,每一张都照出了大片的感觉。

“你等等,还有一张。”邢段长猛地一拍脑袋,又取出一个单独的信封递过来。

李爱国忙接过来,里面是上级领导抽烟时,李爱国划火柴帮着点燃的照片。

“啧啧,啧啧。”邢段长看到这张照片,已经羡慕的说不出话了。

他记得当年有张类似的照片,曾经被档案馆收藏了起来,这一张也肯定会被收藏。

而且,李爱国这人吧,只搞技术,很少掺和到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中,这样的人用着也放心,要不然上级领导也不会给题字。

这次的挖掘机不但得到了四五个部门的重视,就连军方也要过来测试挖掘机了。

它挖掘战壕的速度虽比不上战壕挖掘机,但是应用很广泛,一旦通过了测试,那以后军方也会大规模采购挖掘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