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

听到冯啸辰的抱怨,冯舒怡忍不住便在他手臂上拍了一掌。德国女人的力气大,冯舒怡这一巴掌虽然在最后一刻收了点力度,还是把冯啸辰给拍得鬼哭狼嚎起来。

“婶子,怎么还打人啊!”冯啸辰逃出两步,捂着胳膊抗议道。

“你真是太贪心了,用你们中国话怎么说的,叫作人心不足什么的……”冯舒怡斥道。

“人心不足蛇吞象。”杨海帆笑着替她补全了这句俗语。

冯啸辰也咧嘴笑了,冯舒怡这话说得真没错,5000美元一台二手滚齿机,的确是便宜到家了,他居然还在扯废钢价格,实在是不地道。

其实,德国人也不傻,哪里不知道二手设备的价值。一台二手滚齿机,翻修一下还能用,找到合适的买家,三五万美元的价格肯定是能够卖得出去的。之所以向冯舒怡开价五千,说到底图的是把所有的废钢一并打包卖掉。一家废弃的工厂,除了机床之外,还有大量的其他废旧钢材,比如车间的钢结构,历年生产积压下来的废旧材料,还有那些没有翻修价值的废设备,要拆解和搬运都是很麻烦的事情。

德国的人工成本高, 环保要求也高, 废旧钢材的处理成本不低,如果能够找到一家企业,愿意把这些麻烦事都揽过去,原来的业主也不介意把那些能用的旧设备卖个低价, 就权当地雇人干活的费用了。一台旧设备能够卖三五万美元, 也只是理论上的可能性,要找到合适的买主, 也不太容易, 从这个意义上说,打包销售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冯舒怡是当律师的, 过去也接过一些工业企业产权转让之类的业务, 对于这方面的事情有些了解。这一次,冯啸辰原本是让她帮忙联系采购二手设备,她却存了个心眼,没有直接说买二手设备的事情, 而是声称自己的侄子是来采购废钢的,把对方的心理底线直接就拉到废钢的价位上了,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与对方谈价。

这家名叫哈根兄弟公司的企业, 是一家有着60多年历史的机械制造企业, 两年前因为各种原因而破产了。公司的最后一任哈根总裁一心想找个下家把企业的旧设备卖出去,以便拿着这些钱去乡下养老。但时下欧洲正值制造业转型时期,传统制造业已经衰落, 新型制造业的生产流程和工艺与传统制造业不同, 哈根公司的旧设备很难找到买主, 除非是当成废钢卖给金属回收公司,可这样一来,价格就卖不上去了。

冯舒怡找的中间商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 在双方之间进行了斡旋,最后谈下来整个厂子所有设备加上废铁的交易价格是180万美元。买方还要额外承担拆卸所有设备和钢结构、并且把这些废品全部处理掉的费用。

“180万美元, 太值了。”

接过冯舒怡递给自己的设备清单, 看着上面那些设备型号、技术参数和使用年限等资料,冯啸辰有一种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中的感觉。这可不是一个馅饼, 而是用180万美元能够买到的馅饼,是一片馅饼的海洋。

一台高精度卧式车床,哪怕是二手的,起码也能值10万美元, 在这里的报价只要1万美元;一台外圆磨床,价值是一两万美元, 而这里的报价才1500美元。至于那些机床上的辅件, 什么夹具、量具之类,都是打包计价的, 分摊下来,一把卡尺也就是几个美元而已。德国工厂里用的卡尺, 能是金南市场上卖的那种山寨货吗?就算是二手卡尺,那也是德国卡尺啊,就是不知道会不会附着几个油纸包啥的。

“婶子,你太伟大了, 这180万,得太值了!”

冯啸辰几乎有一种要抱着婶子亲一口的冲动, 无奈中国人还是比较含蓄的, 他实在做不出这样的举动。

冯舒怡得意地笑了, 她早就知道这桩生意肯定会让冯啸辰满意的, 她故意在事先没有和冯啸辰商量, 也是想让他感到惊喜。涉及到二手机械装备收购的问题,当然不是冯舒怡这个律师能够定下来的。在谈判过程中,她找了好几位懂行的朋友来帮忙,最后连晏乐琴都亲自出马了,对各种设备的价值进行了充分评估,还参考了欧洲市场上二手设备的交易情况。最终确定的这个价格,对老哈根来说多少有些心疼,但他也知道,自己实在很难再找到这么好的买主了。有些买家可能会愿意出高价买其中的一两台设备,但要卖够180万美元,他恐怕得等上十年八年。

“现在的问题是, 你必须找到人把这些设备拆卸出来,尤其是要把原来的车间拆解掉,并且把拆下来的废钢运走,这样老哈根才能把工厂的土地卖掉。我找人评估过, 拆解这些设备, 需要40个工人干3个月的时间,人工成本估计要20万美元。”

冯舒怡冷静地向冯啸辰提醒道。

“40个工人干3个月就需要20万美元?这么贵?”杨海帆失声道,他是当经理出身的,算人力成本非常擅长。他想到,按每人每月80块钱的工资标准计算,40个人3个月,也就是1万人民币而已,怎么在德国就需要20万美元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游戏竞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