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就是这样,700美元差不多1700个银元,能买上二十五六吨大米。咱们一个人一天吃一斤米算,差不多能吃140年,一辈子绝对吃不完。”

听到这,和他最熟悉的姜爱华笑着道:“饭桶呢?

你小子才一天一斤米。”

这下翁叶铭反击道:“我说爱华,要是没现在这么多油水,一天一斤米,就搞点水煮青菜萝卜下饭,再让你去干点体力活。

不用重体力劳动,中度的就够了,两个月就能把你饿成排骨!”

说实话,姜爱华没赶上那个三年啥,困难的就不说了,连天天青菜萝卜加米饭的日子都没过过,就算小时候再节约的时候,一个星期吃上顿肉那是没问题的。

对于翁叶铭的话他不信,“咱们京城人爱吃面,不过这米饭咱也没少吃,一斤米两斤饭,我要吃得下才行吧?”

“100克米大约350卡热量,一斤米1750卡,你那点萝卜青菜往上加,一天2000到头。

中等体力劳动,大概是交警执勤指挥交通、坐着开拖拉机这个档次,都不用去搬砖,一天干活吃饭加睡觉,差不多得要个2800到3000卡路里热量消耗。

一个百多斤的人,就算一天轻轻松松不干啥,那也至少得吃上1500卡热量的东西才不会瘦。

一天就一斤米,你说你这一百五六的体重,一个月下去会不会瘦成排骨?”

没油水饭量大不是瞎说,没见老照片里那些人都端着个老海碗吃饭?

姜爱华显然中学里没怎么读书,和翁叶铭一比…

原文在六#9@书/吧看!

学渣!

饭不饭桶的问题就到这,因为这时看这边人多,翁千惠抱着儿子也来凑热闹,发现这对巨大的座屏后问张楠:“这么对大家伙,了多少钱?”

“从两个地方买的,挺巧。

两个托架是美国那边我弄的一个寻宝电视节目里拍下来的,5000美元。

国外就这价,紫檀也受西方人追捧。

结果有个弯弯人看到那期节目,和电视台联系想联系买主买这对托架,原来上头的这对座屏在七八年前被他从美国买走了,一直没找到原配的托架…”

好嘛,那位压根不知道电视里的背后买家是谁的代理人,结果托架没买走,这对座屏倒被电视台的代理人给忽悠走了。

这章有段内容其实算是血蝠一个不自觉的牢骚,家里爱人说咱又不是干拿榔头敲大锤的活,怎么现在吃饭像饭桶,还常常精神不好。

我说你以为写书不累呀,她还不信,总认为要有自个喊累的资格得去抡大锤。

结果今天写着写着看物价,无意间发现原来这写书的不仅仅是脑子苦逼,还解释了为啥吃饭成饭桶的问题:脑力劳动每分钟消耗能量1.5卡路里,不动脑筋0.1,日常生活估计0.5。

一天少时写四五小时,多的时候近10个小时,就算它一天5小时,那就比不写书的伙计们多耗费了300,实际上估计还不止这个数。

然后用其它的对比:游泳半小时平均消耗热量175卡,打篮球是半个钟头是250卡。

血蝠这写书原来是天天打场篮球赛的节奏,这不成饭桶才有鬼了。

好吧,各位,总结:想减肥的可以试着去写本书,保准有效。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游戏竞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