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不是某一两个设备或者项目升级改造就可以实现的,它所需要提升的是涉及到的所有东西,小到一颗螺丝钉,大到一个核电站,都可以囊括在这其中。“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同位素发电机岂不是说只能由我这边进行制造了?”陈新摸着下巴,眉头紧皱。

“很有可能是这样,而且同位素温差电池供应跟不上的话,同位素发电机的应用也会存在问题。”一名科研人员有些期期艾艾的回答道。

如果国家不能制造同位素温差电池的话,同位素发电机的推广就没有意义,因为没有电池这同位素发电机就是个空架子,这样显然是不行的。

认真考虑了一番,陈新向这些科研人员问道:“那建造一条可以生产同位素温差电池的生产线是否可行?”

“这……”几名科研人员互相看了看,面面相觑了一番之后回答道:“这当然可行,但零件和材料方面的配套……”

“那就把原材料加工和零部件制造也包括进生产线里!”陈新知道自己说的是何等的爆论,如果是在灾难之前,是没有人会这么建生产线的,没有人会因为要做一种产品,就把这种产品从原材料到零部件的全套配套设施都建起来的。

一般情况下,配套设施都是在相关项目投入建设之后,跟着配套上马,而且大部分零部件还会依赖其他地方输入,并不会一次性搭建出一个完整的体系。

然而对于陈新来说,手握系统这个终极杀器,这并不是什么做不到的事情。

“这真的可以吗?”科研人员还是有些不敢置信。

陈新却毫不迟疑的回答道:“这当然可以,等我回去仔细研究一下,看看到底需要哪些配套设施,到时候直接建立这样一条生产线,也可以解决一些就业问题,还能为之后的同位素发电机推广做铺垫。”

科研人员见陈新心意已决,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准备马上将这件事上报给上级的专项小组。

原文在六#9@书/吧看!

逆向破解这个事,真不是有了成品就行的,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整体工业实力,以印度为例,人家把生产线和技术都手把手教了,印度人造出来的战斗机也是会自己掉下来的。

而对于大国来说能够轻易做到的事情,对于小国来说,是想也不敢想的。

这就好比当年还叫瓦良格的辽宁号,苏联能造的起,换了乌克兰就算有技术和船厂,它也造不出来。

有些东西不是说技术破解不了,而是你的整体工业实力跟不上,而这才恰恰是一个大国整体实力的体现。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灵异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