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庞劲东之前并不了解,此时听到这样一番对话,大致也能明白两个人的关系,这才完全的放松了下来。
德钦巴丹叹了一口气,多少显得有些无奈:“我是军令在身,不得已而为之啊!”
庞文澜淡淡一笑,问道:“德钦巴丹团长愿意与我们兵戎相见?”
德钦巴丹眼珠一转,反问:“庞将军有什么好主意?”
庞文澜并没有回答,而是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请借一步说话。”
德钦巴丹点点头,跟着庞文澜离开众人,到远处去单独交谈了起来。
没人能听到谈话的内容是什么,只见两人不时的点头或是摇头。
过了大约半个小时左右,庞文澜突然提高了声音:“既然如此,老夫就此别过了!”
所以不能眼见梦想成真,庞文澜多少有些灰心丧气。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结果军队的规模虽然有了,武器装备却无法随之同样提升,兵员的素质更是不上去。
“德钦丹巴本人没有家室,一个人无牵无挂,手下的官兵却非如此。他们一旦投靠了我们,md政府肯定会对他们的家人进行报复。”
“可以这么说!”庞文澜拍了拍庞劲东的肩膀,十分高兴地说:“你真是我的福将,刚到长箐山,就给我带来这么一份大礼!如果通莱派其他人来进攻我们,我反倒不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有策反的可能,不代表就会有策反的机会。”庞文澜摇了摇头,又道:“虽然德钦巴丹属于我们的敌人,但这么多年下来,却一直都没有和我们正面交手过,所以四爷爷也就没开口。”
传令兵松了一口气,请示庞文澜:“要不要我把声明的原文拿来给您看!”
回到众人这里之后,德钦巴丹注意到了庞劲东,马上问庞文澜:“这个年轻人过去没见过,是谁啊?”
听叔祖这样一说,庞劲东多少有些明白了:“原来是这么回事!”
“否则怎么样?”
庞劲东和庞文澜一路聊着,回到了长箐山,刚进了庞文澜的书房,一名早已守候多时的传令兵匆匆跑了过来,向庞劲东和庞文澜报告:“庞将军,副总司令,我一直在到处找你们!”
庞劲东站在那里,旁边带着自己的手下,一见便知是个管事的,而不是普通一兵。
刚才的一番谈话,已经决定了第二零六团将会归降果敢共和军,庞文澜和德钦巴丹两人已经谈妥了全部细节。
庞劲东绝不是一个马屁精,无论对方是否自己的长辈,都不会轻易说些恭维话出口。但只要是说出口了,就必然是心里确实这样认为。
庞劲东本来想要继续宽慰叔祖,说一些自己坚信果敢的自由与独立即将实现的话,但是想来想去,庞劲东还是没有说出口。
由于叔祖在旁边,庞劲东虽然是副总司令,但也不敢僭越,于是没有出声。
但同样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果敢共和军现在没能达到本应有的规模,否则人数至少可以翻上几番。
不过转念一想,庞劲东却也能理解到,叔祖为坚持自己的理想曾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为此在丛林度过了大半生的时间,但是几十年下来却没有见到任何起色。
这句话既是对德钦巴丹说,也是在告诉自己的人,可以回去了。
“可是……可是特区政府的军队已经在路上了,大约还有三个小时,就可以抵达长箐山!”
庞文澜的这句话只是发发牢骚,这些事情都不是传令兵有权发表意见的,传令兵只能继续据实禀报:“他们还说,如果我们投降,就可以从轻发落,否则……”
“有!”庞文澜点点头,斩钉截铁的说:“而且这个可能性还非常的大!”
很多士兵本来并不愿当兵,情绪非常消极,加之军官**和军纪败坏,逃兵时有发生,导致作战能力低下。
由此便造成了这样一种现象,如果不考虑武器装备的水平,但凡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的国家,军队的规模虽然相对都很庞大,论战力却不如自愿兵役制的国家。
事实也正如庞劲东所说的一样,刚一知道来进攻长箐山的人是德钦巴丹的时候,庞文澜心里就已经有了主意。
如果是在过去,庞文澜有充足的时间和耐心去等待和寻找机会,但是现在年事已高,来日无多,一生的梦想却看不到实现的可能。
“否则就征讨长箐山,把我们全部就地正法……”
这也是在md的各支武装势力当中,果敢共和军拥有最强战斗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庞文澜重重的点了点头:“说得好。”
当年的内战和外战,他所属一方为扩充军队到处拉壮丁,强迫平民百姓参军。
庞文澜到了md之后吸取了当年的经验教训,在军队规模的发展上保质不保量,让每一名士兵都是自愿而非被迫加入果敢共和军当中来。
庞文澜早年还在国内的时候,就对征兵这种事总结出了一套经验。
庞文澜一摆手:“说,什么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