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劲东又是一笑,不过这一次的笑容充满了讥讽:“就算阁下不是这个劳什子协会的理事,恐怕对果敢共和军的态度也是坚决反对的,是吧?!”

这些边境口岸随之变得繁忙起来,为了配合巨大的人流和物流,一些基础设施以最快的速度兴建了起来,让平日里有些寂寥的城镇变得热闹了。

他的这种阴阳怪气的腔调,像是在为自己的巨额捐助感到心痛。

庞文澜的态度就很有代表性,虽然对史忱恭敬有加,但不委以果敢共和军内的实权,同时却很放心的将一个师交给薛英龙指挥。

这一切让云南这个靠旅游带动经济的省份,猛然之间发现了另外一条生财之路。

与这种前往云南的拥挤相比,云南前往国内其他地方的铁路和航班却很清闲,有一班飞机上甚至只有十几名乘客。

史忱十分幸运,庞劲东今天还真就到协会来上班了,不过却也不能马上见史忱,因为正在忙着召开协会的第一次理事会。

黄耕见状,等于是获得了鼓励,继续说了下去:“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发现协会为东南亚华人做了些什么吗?答案是没有!”

在这种情况下,军事顾问团必须要尽可能的多干出些成绩,而不是耽于内讧。史忱告状的结果,可能是不但没有扳倒薛英龙,反而让自己沾上满脸的唾沫星。

这些不仅看不出来是什么东西,还被严密看管着,周围有警戒的士兵,不许任何无关的人靠近。

无论是顾问团成员,还是果敢共和军方面的官兵,刚开始都还很尊重史忱,但时间一长,凡事只和薛英龙商议,根本就不理睬史忱了。

不过,实事求是的说,薛英龙却未必是有意的。

国内高层在军事顾问团的身上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不仅要借此扭转国家所面对的外部战略态势,也要借这个机会锻炼一下军官队伍,多掌握一些现代战争的经验。

史忱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踏上归国之途的,下了飞机之后,几乎片刻都没有耽误,直接去了东南亚华人协会找庞劲东。

这是一次圆桌会议,庞劲东坐到自己的位子上,先是对诸位理事微微颔首致敬,然后缓缓的说:“首先很荣幸今天与大家见面,相信我不需要做自我介绍,大家也都已经认识我了,而我对在座的诸位也有着一定的了解,所以我们在这里就不需要说一些客套话了。东南亚华人协会自成立以来,这是第一次理事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既然如此,庞劲东也没有必要客气,冷笑一声问:“不知道黄会长是什么意思?”

这种效益让很多其他省市的人也来到这里发展,进一步带动了地方经济的繁荣。

两人在品德上的这种差异,很快被同僚和果敢共和军方面觉察,对待两个人的态度自然就有了区别。

黄耕等的就是庞劲东这样问,正好可以借机会将话全说出来:“诸位在座同仁,想来大家刚知道要成立‘东南亚华人协会’的时候,都以为是祖国为了帮助海外华人在商业、文化和教育事业而成立的,所以纷纷听从了国内的号召,拿出巨额资金支持这个所谓的‘协会’。”

薛英龙的这种做法本是官场大忌,在军队也是一样。

周心农的话立即获得了响应,泰国华人文化教育协会秘书长周心桐点了点头,对黄耕说:“协会刚刚成立没多久,黄会长就下定这样的评判,似乎有些草率了吧?”

史忱本来抱定了主意,要在果敢地区大展手脚,然而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同行的薛英龙僭越了他,渐渐成了这个军事顾问团实际上的负责人。

周心桐是周心农的一个远方堂弟,说起来还是国民革命军的后裔,早年随父亲从tw移民到了泰国。

东南亚华人协会的理事会议早就应该召开了,但是因为种种事情耽搁了下来,再加上理事们各有各的事情,很难找到大家都有时间的机会,于是一拖再拖到了今日。

不过尽管如此,当庞劲东走进会场的时候,还是对会场的气氛感到有些忧虑。

大量的物资和人员来到了云南,然后迅速分散到了各个边境口岸。

只不过这条路似乎有些怪异,让人说不清楚到底算是怎么一回事。

对史忱突然提出的这个要求,金振宇当即就明白这里面有文章,不过却也没有多问,而是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我的意思是说,果敢共和军努力为md华人创立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目前为国家分裂而焦头烂额的md政府,必然因此成为东南亚各国的殷鉴。这些国家今后很可能会对华人采取防范,并在各方面实施更加严厉的限制。这也就是说,你们在座所有这些华人,都被果敢人给连累了。”庞劲东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然后缓缓的问黄耕:“黄会长,这才是想要说的吧?”

这些的确是黄耕所要表达出来的,不过并不想把话说得像庞劲东这样直接。

因为在座的华人来自许多国家,更有z国本国的公民,黄耕知道自己的态度实在过于自私了一些,明白说出来的话,难免会被别人看扁了自己。

但是考虑到今后可能的种种麻烦,他的这个态度又不能不表达出来。

现在庞劲东替他说出来,反倒让他松了一口气,甚至还有些幸灾乐祸,等着看庞劲东怎样解释。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