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即使压力再大,改善宁县的现有交通状况,是赵长天已经下定决心必须要执行的一项工作。

张文强的脸色越来越苍白、呼吸也越来越急促,赵长天还注意到,他的额头上已经有汗水趟下。

在这次农产品收购中,这两个乡镇的大部分地区,都是通过马车或者肩挑背抗的方式,千辛万苦的把农产品从各个村运到了镇上。

怀着一丝恼火的心情,赵长天拿起桌上的电话、按了分机的号码。

文强,你上午的表现很反常,这不是你应该有的正常表现。

张远康汇报完离开后,赵长天陷入了惯有的思考当中。

脑子里回忆了一下张文强最近几天的表现,赵长天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反常的地方。

相信应该没有几个因为“权肉交易”被他提拔的干部,在自己的老婆陪张培明睡过觉的情况下,依然感恩戴德、死心塌地的追随他。这样的窝囊废或许有,但决不会很多。

就这一小部分的完成情况,张远康向赵长天做了汇报:从现有路况到修缮计划、以及所需要的资金和人力。

前些日子,明阳的客商们在宁县收购农产品的过程中,集中反映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交通不便。

“这小子心里有鬼。”赵长天在瞬间有了判断。

赵长天语气很柔和,仿佛在安慰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

思考到这里,赵长天看了看表,已经接近十一点半。

有了这种认识,赵长天的恼火却是消散了不少,情绪恢复了冷静。

对张远康的汇报,赵长天既感觉欣慰、又觉得有心理有一些沉重。

一直持续了将近十秒钟的时间,赵长天也没有开口说话。

赵长天点了点头,欣慰的说道。

“文强,你过来一趟。”

按照赵长天的要求,或者说惯例,每天上午,张文强至少要为赵长天泡三次茶水,而且,会每隔一段时间进来为赵长天整理一些文件。

我希望,你无论遇到了什么事情?能够坦诚的说出来,不要给你我之间造成误会。

沉重的是,仅仅从目前统计的这小部分公路的情况来看,所需的资金已经让赵长天感觉到了压力。

从张文强的这几句话中,他猜测到,张文强的反常表现应该与他家里人有关,因此,有必要先了解一下的他的家庭成员情况。

赵长天面色不愉的注视着张文强,语气中携着一丝严厉。

赵长天语气有些冷淡的说道。

“文强,你我共事了这么久,对你的表现,我是很满意的。从心理,我把你当成了自己人看待。凭心而论,我觉得并没有对不起你的地方。

这种情况,令他心理有一些不舒服。

张文强的目光明显的有些闪躲,声音有些发颤。

此刻,当他终于完成了上午需要处理的最后一份工作之后,看着桌上凌乱摆放着的文件,嘴里喝着已经变凉的茶水,赵长天这才意识到,张文强这个秘书,今天的表现是反常的,或者说是失职的。

对此,赵长天深有感触。

尤其是他最近去过的两个乡镇,东山镇和西山镇,其交通情况简直惨不忍睹,这两个乡镇范围内,几乎大部分地区都无法行驶机动车辆。

落坐之后,在赵长天鼓励的目光中,张文强整理了一下思路,缓声说道:“昨天下班之后,我刚到家里不久,我大姐夫王明带着镇中学的校长李长德来到了我家中。”

赵长天插了一嘴。

虽然有时候我对你严厉了一些,但那是我的性格,是对事不对人的。这一点,相信你应该也了解。

话筒那边,一个有些茫然的声音响起。

到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完成了一小部分,预计,在春节前后,这项工作就会全部完成。

从早晨到现在,他已经喝了几次这种没有温度的茶水。

按照赵长天的指示和具体要求,张远康最近一直在组织人员对全县的所有乡级、村级公路进行详细的统计以及制定相关的修缮计划。

随着赵长天的这些话,张文强的呼吸平稳了一些,脸上也恢复了一些血色。只是,他依然不敢直视赵长天,嘴唇翕动着,想要些什么,却又难以下定决心的样子。

张文强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我家是地道的农村家庭,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到了我父亲这一代,一共生养了五个孩子,我在家里排行老四,上面有三个姐姐,下面还有一个弟弟。

我父亲虽然是一个农民,但他早年曾经担任过镇供销社的采购员,在我们那里也算得上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物。

他知道,如果一个农村孩子想要出人头地,几乎就只有考上大学这唯一的出路。

因此,我父亲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他省吃俭用的、几乎把家里所有的收入都用在了我们姐弟五个的读书上。”

说到这里,张文强停了下来,他的表情显得有一些痛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