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宣恩道:“朕相信你们的忠心,更知道你们的本事,姬飞祸国殃民,大康经此一劫,如同重病一场。朕看到大康如今的状况,心中痛苦莫名,大康不仅是朕之大康,也是尔等之家国,国之兴亡,匹夫有责,朕深感责任重大。然仅凭朕一人之力,只怕无力回天,你们全都是朕昔日的老臣,这些年来大康发生了什么,你们心中清楚。朕本应该颐养天年,怎奈形势所迫,不得不再次出山,不知你们这些臣子还愿不愿为大康出力?愿不愿意为朕效忠?”周睿渊和文承焕两人闻言之后目瞪口呆,他们确信自己没有听错,在大康开国以来的历史之中,从未有女子封王的先例,难道龙宣恩当真老糊涂了?竟然要封七七为王!可转念一想,如今的大康皇室之中的确也没有合适的人选,在几次宫变之中,几十名王爷王孙死的是逃的逃,虽然还有龙姓子孙,但是绝非老皇帝的嫡传,目前来看,最有资格成为储君的唯有被软禁在西州的周王龙烨庆。老皇帝封七七为王,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他们当然明白,龙宣恩绝不是在征求他们的意见,只是宣布一个决定,无论别人同意与否都不会更改他的意志,事实上他们也不敢提出反对的意见。

七七道:“你本来是应该死!”一句话把文承焕说得老脸通红,噎得僵在那里不知如何应答。

文承焕道:“陛下英明,永阳公主聪明睿智,顾大局识大体,于大康危难之时敢于挺身而出,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制住姬飞,实乃女中豪杰,巾帼不让须眉也!”

这次两人赶紧听从了她的吩咐。

七七道:“过去无论你们做过什么,想过什么,都不重要,就算是有过助纣为虐的历史,我也姑且理解为你们当时是迫不得已,被逼无奈,做错了事情不怕,就怕你们不知悔改,其实依着陛下的意思是要将你们全都满门抄斩的。”

龙宣恩接下来的话让两人感到更加的震惊了,他轻声道:“此次之所以能够粉碎姬飞和简月宁母子的阴谋,全都多亏了七七聪明伶俐,也多亏了洪北漠和慕容展那帮忠心耿耿的臣子。为了表扬她的功绩,朕打算册封她为永阳王!不知两位爱卿意下如何?”

周睿渊和文承焕同时跪倒在地:“微臣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正是看到了大康深重的危机。龙宣恩方才决定放下心底的仇恨,为君者当以大局为重。

在一6一9书一吧一看!

七七回到刚刚那张龙椅上坐下,双眸静静望着他们两人,周睿渊和文承焕两位大康重臣经历无数政治风浪,却从未遇到过今日这么诡异的事情,被十四岁的小姑娘盯着,居然感觉内心怦怦直跳。

七七道:“我问陛下要杀你们的原因,陛下说你们对他不忠,我又问陛下,你们两人或许做过对不起陛下的事情,但是有没有做过对不起大康的事情?陛下想了好一会儿,方才摇了摇头,于是我告诉他,在我看来对大康忠诚才是真正的忠臣,一个国家首先有国然后有民最后才会有君主,同样一个臣子首先懂得爱国,然后懂得爱民,反倒是忠心于某一位君主可以放在最后一位,日月交替,潮起潮落,没有谁能够长生不老,也不会有哪位君主可以永执权柄。”

文承焕和周睿渊两人刚刚湿透的背脊再度冒出冷汗,七七应该没有说谎。

龙宣恩意味深长地望着周睿渊:“周卿家怎么看?”

文承焕和周睿渊两人将头低得很厉害,正眼都不敢向七七望去。

七七道:“许多臣子的升迁任免得势失势大都和皇家内部的事情有关,比如太子的人选!原本不该是你们操心的事情,你们偏偏要伸一只手进来,以为是为大康在挑选明君,这才是忠诚,可你们认为的明君又当真适合大康吗?你们两人都曾经是我父皇的老师,现在我父皇已经驾崩,这里只有咱们三人,你们不妨说句实话,我父皇他适不适合这张椅子呢?”

文承焕和周睿渊对望了一眼,两人的目光同时流露惶恐之色,评价天子的功过可不是他们能够做得。

七七道:“你们不敢说,害怕说错话,又或是当局者迷,可我这个旁观者却认为,你们两个老师当得相当失败,失败之极,非但没有将我父皇培养成为可以中兴大康的一代明君,反而让他变得性情多疑,目光狭隘,偏听偏信,乃至最后被姬飞那个阉贼所操纵,成为一个名不副实的皇帝,成为阉贼手中的一个傀儡。”

文承焕和周睿渊两人脸上同时流露出惭愧之色,七七没有说错,教不严,师之错,他们没有调教好龙烨霖。可有些人是注定无法成为明君的,龙烨霖或许天生就不是这块材料。

七七道:“我跟你们说这些并不是想追究你们的责任,而是让你们认清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两位都是大康重臣,你们见惯了朝堂风云,无论智慧还是眼光都要比我强太多,我之所以答应当这个永阳王,也不是我这个小女子有什么野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身为龙氏之孙,我不能因为身为女子就躲避应该承担的责任,大康若亡了,倒霉的不仅仅是龙氏,还有大康所有的百姓。大康衰落到今日之地步,也不仅仅是皇家的责任,你们这些做臣子的是不是应该扪心自问,自己有没有为大康尽力有没有真心将大康当成自己的家园呢?”(未 完待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