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事。难道影像中那位老太太沒有将两幅画同时塞进罗汉像的肚子里。”
方飞扬心绪一动。捡起地上的瓷器残片。再次通过触摸感应能力回到影像画面中。
果然。影像图里面。方飞扬看见了两个一模一样的灰瓷罗汉像。原來老太太将画卷裁剪为二。就是想分开隐藏这幅作品。之前由于兴奋。沒有仔细的看完整段影像。沒有留心此细节。
哎。演了半天的戏。只得到了半幅画。
不知道藏着另外半幅画的罗汉瓷像还在不在这个世上。
此刻。姚通兴致勃勃的伏在柜台跟前。盯着画卷研究了半天。“老板。我看画中写意的风格。好像是青藤老人徐文长的作品...”
“徐文长。徐渭的画。”
方飞扬显然也听过青藤老人的大名。顿时一愣。如果是这位书画家的作品。那可是太珍贵了。
“是的。2000年朋友送我一个画册。上面就有一副青藤老人的‘四时卉图’。风格与这幅画非常接近...画中充满了纵横之气和豪放境界。他的画被专业鉴赏师成为‘华夏绘画中的抽象主义’...”
方飞扬一边听着姚通简单的说着。一边飞快的调用脑中的书画知识。
无错版本在6x9x书x吧读!6x9书一吧首一发一本小说。读
确实。徐文长作为四百年前明朝的全才艺术大师。他的绘画的特点是特别湿润。充满了个人浪漫主义情怀。被世人称为东方梵高。
徐文长一生命途多舛。遭遇坎坷。晚年悲苦凄凉。形影相吊。他将自己的悲愤和怀才不遇之感融注于笔端。创造了一幅又一幅惊世骇俗的水墨名画。
他笔下的墨竹。枝淡叶浓。逸笔草草。竹枝气势劲健。竹叶俯垂含情。虽属竹枝而高洁清爽之气不减。这正是画家身处下层。怀才不遇。品格高洁。绝世独立人格的光辉写照。
他的泼墨牡丹。不拘于牡丹的富贵高雅特征。色彩绚烂。他却常常以水墨绘之。有意改其本性。其目的是有赋予牡丹清雅脱俗的格调和神韵。所谓“从來国色无装点。空染胭脂媚俗人。”
“喂。喂。我说两位老板。你们两人讨论了半天。这东西究竟是不是个宝贝。能值多少钱啊。”
其中一位装修工人心里憋不住话。忍不住插嘴问道。
“是啊。和我们说说...”
姚通闻言。仔细回想了一下。说道:“这个我就不好乱说了。2000年那会儿。我记得香港佳士得秋拍上。徐渭的一卷《水墨卉图》作品。成交价是300万港币。如今将近十年过去了。那副卉作品至少要翻两三倍了。”
装修工人使劲了咽了一下口水。瞪圆了眼睛。说道:“300万。还翻...翻了三倍。岂不是近千万了...我的乖乖。这么值钱啊。。...”
方飞扬听见老姚的估价。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这幅卉作品如果确定是青藤老人徐文长的真迹的话。那么市场价格比老姚的估价只高不低。
只可惜这里只有半卷作品。从字画的收藏价值來衡量。可是要大大的打了一个折扣。
同时方飞扬也不愿意太过于出风头。在罗汉像里发现书法名画这事如果传得沸沸扬扬。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此时。方飞扬叹了一口气。低调的说道:“现在还不知道这半幅画是不是出于青藤老人之手。回头专业人士鉴定一下才能定论...最可惜的是。这东西只是一件残缺之图。怕是连四成的价值都不到...”
那几个装修工人才不管什么残图不残图呢。在他们眼里哪怕只剩一成的价值。也有一百万呢。对他们來说也是天文数字。
他们一个个兴奋不已。相互叫嚷着今天完活以后。各自买一个罗汉瓷像带回家。砸开看看有什么收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