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小刚掌控了三大帮,是整个齐南市社会稳定的支柱人物,尽管手段不尽合法,但不要紧,只要目的达到就行。如果薛小刚被免,三大帮群龙无首,失去掌控的话,先不说齐南市会乱成什么样子,单是一个城中村改造遇到的阻力就让庄晔无计可施。
所以,权衡得失之下,如果让马九英一个常务副局长的任命作为交换条件,让张浩然不再坚持拿下追究薛小刚的责任,也是一笔十分合算的政治交易。
愈彦暗暗地笑了,先不管张浩然最后会做出怎样的决定了,至少他的目的达到了,这就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不过……薛小刚和高德喜之间的争斗,不能就此偃旗息鼓,必须再火上浇一把油。如果说薛小刚为害的是齐南市的长治久安,那么高德喜祸害的就是整个山鲁省的政治局势和生态系统,有高德喜在,蒋学忠就如虎添翼可以以山鲁省为所欲为,就让山鲁省的政治气候风云变幻,不能丽日晴空。政治气候不风和日丽,山鲁省上下就会陷人内耗之中,无端地耗费宝贵时间争一个你死我活,就不可能走向良性的发展道路。
火上浇一把油,燃起冲天大火,最好让薛小刚和高德喜同时葬身火海,为齐南市和山鲁省除害。主意既定,愈彦走在马晨琛背后,趁马晨琛不注意,拿出电话,悄然按下了一个键,打通了一个电话后,就挂了机。
愈彦向孟大山释放了动手的信号。
“领导,是先放风赫巷卷烟厂的事情,还是先让高德喜和薛小刚的战斗升级?”
不简单,孟大山也会审时度势了,也别说,他的话还真提醒了愈彦,愈彦微一思忖,说道:“这样,暂时先不要动手了,等我消息。”
“领导,现在时机正好,为什么要再等一等,我不明白……”
“呵呵,等到时候你就明白了。现在动手,也许只能打掉两个人中的其中一个,等时机成熟时再动手,说不定就一箭双雕了。”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愈彦并没有旗开得胜的喜悦,相反,却有一丝迫在眉睫的急切。
下一步,或许就是决定高德喜和薛小刚命运的生死之战了。
也不得不说,马九英利用薛天阔和高德喜的结仇,成功地挑起了高德喜和薛小刚之间的争斗,确实是一招妙棋,等于是为他的计划锦上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毫不夸张地说,之前虽然有赫巷方面的资料可以作为拉高德喜下马的炸弹,但威力也可能不够,或是引爆的时机差那么一点儿,就有可能功亏一篑。
现在好了,有了高德喜和薛小刚的内斗,等于是风助火势火借风威,必然可以燃起冲天大火,说不定风火连城,一口气烧到蒋学忠身上也未可知。
好事,天大的好事。
高德喜和薛小刚的战争,有一个节点,在最关键的节点上轻轻地一用力,就能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现在要紧盯事态的发展,等节点的出现。
一天后,齐南市委常委会通过决议,任命马九英为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由此,马九英的人生迈出了全新的一步,同时,省市的局势,也出现了一个惊人的转折。
马九英的任命,在齐南市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最震惊的不是一众市委领导,市委领导虽然各有心思,但在常委上会都已经发表了意见,早早知道了最终结果。最后马九英的提名在市委常委会上,只以一票的微弱优势险之又险地通过了任命。
市委常委会的讨论非常激烈。
有人反对,原因是马九英太年轻,难以担当重任,36岁就副厅了,确实有些年轻。有人赞成,说是马九英在安泰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他的成长之路已经证明了他的成熟,也有人站在中立的立场上,提到当年高德喜28岁时就是省委一秘了,现在有一个36岁的副局长有什么不可以?
实际上,马九英得以在36岁之时就坐上了省会城市公安局副局长的宝座,背后的推动力量很多,原因很复杂,是多方共同努力推动的结果。最直接的原因是蒋学忠和王国良的对峙,同时还有省公安厅某种背后力量的推动,等等等等,才让马九英脱颖而出,最终成就了盛名——由此看来,马九英步步为营的背后确实有着复杂的政治意义。
不过如果马九英非要再感谢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的话,那么此人非愈彦莫属。
一时之间,关于马九英如此年轻就被任命为公安局副局长的话题。甚嚣尘上,在齐南市市委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议论。有人认为愈彦的提拔背后,肯定黑幕重重,也有说人山鲁省在国内向来保守。现在终于有了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是一次难得的创举,为国家提倡的干部年轻化、知识化开创了模式。
马九英的任命获得通过后,市委和省委的局势似乎真的随着愈彦这个支点的转移而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仿佛由之前的对峙和紧张一下变得风平浪静了,就连高德喜和薛小刚之间的争斗也暂时偃旗息鼓了,就不由不少人都长舒了一口气,觉得提拔马九英的这一步真是走对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