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栾区发展上去了,成绩当然少不了他这个区委书记,没必要时时刻刻挂在嘴边。从干部群众钦佩的眼神里,愈彦已经读懂了他们的心思。
丰碑,是建在嘴里还是建在大伙心中,区别是很大的。
开业当天,自然也是举办过喜宴的,不过规模没有这么大,只有区里的干部和饲料厂的领导,陪县领导聚了个餐。
这一次,宴请全区各乡镇干部,却走出自一贯小气的愈书记提议。
北栾区各项工作逐渐铺开,愈书记也当得搞劳一下这些辛勤工作的基层干部们。
所谓欢迎会,则是欢迎新的区委班子区公所班子领导成员到任。
闹得沸沸扬扬的“愈彦受贿案”前几天市做出了权威结论,纯属诬陷。
由此,引发了一场官场地震。
县纪委书记陈东因为工作中存在严重错误,纵容姑息县纪委千部非法拘禁民主党派成员,刑讯逼供等,被安泰市委给予党内记过,行政降级处分,调离现岗位重新安排工作。
县纪委副书记李斌和另外两名纪委干部,因为非法拘禁和刑讯逼供已经触犯了刑律,被桃城县委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县委副书记任声,调任安泰市交通局副局长。
县农业局长任继明,与县农业局执法大队长任明星,合伙串通北栾区人民医院财务人员程萍,无中生有,蓄意诬陷北栾区区委书记愈彦收受感谢费,被撤销农业局长职务等待进一步处理。任明星已经触犯了刑律,被桃城县委双开,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与此同时,桃城县政法委书记调任县纪委书记。
桃城县副县长、政法委副书记见县公安局长申金生,担任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仍兼任县公安局长。同时,申金生向桃城县人大常委会辞去副县长职务。
东坞区区委书记任达华被县人大常委会任命为桃城县副县长,分管农业工作。
安泰市委另外委派了一名较为年轻的干部前来桃城县担任县委副书记,接替任声的职务,分管工交和农业工作。
县里这一动,北栾区跟着也动了。
区委副书记、区长满宝元,调任县农业局长。
区长职务,由训区长马常吉担任。
区委副书记薛关元调任县纪委副书记,行政级别调整为正科级。
北栾区委党群副书记,由北栾镇党委书记张贤福升任。北栾镇镇长接任镇委书记职务,镇长一职,则由愈彦亲自出面,向县里要了一位三十来岁的青年干部过来担任。
北栾区这个干部调整丝毫也不亚于县里干部调整带来的震动。怎么这好处,都落到了愈彦和北栾区的头上?
不过想想也不过分。这场斗争,愈彦是获胜者。他自然要分红。难道辛辛苦苦打败了任声和陈东好处全给了别人不成!
在这样的事情上,愈书记可从来没有谦让的习惯。
政治斗争的最终目的,就是利益再分配。身为胜利者,自然要争取最大的利益这是理所当然的。任谁也没话说。
一家伙打垮两位县委常委,以为那么简单的吗?
所以这个聚餐又是满宝元、薛关元的欢送会。
聚餐的气氛非常热烈。
没什么太丰盛的菜肴,典型的乡村搞法,大碗肉,大碗鱼,大碗鸡,堆尖一碗,红红的辣枚看得人胃口大开,蔬菜也是大碗大碗的,每张桌子上摆了七八个大海碗。
酒是农家自酿任酒,用大坛子装着,管够。
这个聚餐,是新任区长马常吉亲自操办的。本来马常吉的意思,是要上点高档些的白酒,怎么说那包装也贵气一点。愈书记的拒门,大家都是知道的。私人请客无所谓,可以吃好的。公家费,那就要节俭节俭再节俭。愈书记到任半年,这还是第二次公家聚餐。不过这一回,是愈书记主动提出来搞的聚餐,又是大喜庆之事,马常吉就想着,怎么也要奢侈一回。
不料跟愈书记一说,被这老抠毫不犹豫的一口否了。
“就上米酒!米酒好,纯粮的,口感温和,不上头。常吉,你还以为瓶装白酒是什么好东西呢,搞不好就是勾兑的。好看而已!”
这老抠,不同意上瓶装白酒也就罢了,还一大堆理由。
只是一把手如此说了,马区长自也不敢打折扣。
如今的愈书记,在北栾区干部队伍里的威信,极度高涨。
瞧瞧吧,还有比他更牛的吗?搞经济建没有一套,不但能从上边要到钱,还能引进港商;搞官场斗争更有一套,两个县委常委联合,也不是愈书记的对手。
到任半年,愣是将满宝元两口子和薛关元都送进了县城的要害部门。
要知道,张妙娥和薛关元谋求调动,可不是一两天了,弄了一两年都没结果,愈彦一到,大手一挥,全都解决,而且都是去的好地方。
尤其是马常吉,半年前还只是一位非委员副区长,在副区长之中,排名并不靠前。再也想不到,眨眼之间,就是区长了。简直做梦都不敢想啊?
老马因何这么受重用?
还不是因为紧跟愈书记步伐,愈书记的指示,都不折不扣地落到了实处。
行,你跟得紧,愈书记也不亏待你,立马就给你扶正!
这是何等的气魄!
北栾区的干部们,忽然都感到有了奔头。跟着这样的老大,前程一片光明啊。愈书记已经不止一次说过,只要好好干工作,干出了成绩,官有你当的。
这不,人家愈书记就给兑现了。
满宝元、薛关元、马常吉一个个都落了实惠。
“书记,来……我们大家敬你一碗!”席间,满宝元满脸通红,站起身来,举起一个酒碗,大声说道,随即扭转头,对着满屋子七八十名干部叫道:“大家伙都站起来,敬书记一碗!”
满宝元这个提议,立即得到了全场附和。满屋子干部齐刷刷地站起身来,朝愈彦举起了酒碗。
乡下聚餐,连喝酒都是用碗的,不用小杯子。
反正农家自酿任酒,度数不是很高,大伙都能来一两碗。
做干部的,经不住“酒精考验”还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