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允山、牟真、李学友与马河相继到来。李学友与马河都不在县委一号楼办公,来得最迟。小周便忙忙碌碌的给各位领导沏茶,然后在**身边的椅子里坐了,摊开笔记本,准备做记录。
**扫了一眼与会的副手们,慢慢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摊开,缓缓说道:“今天请大家过来,是要商量一下干部问题。根据我的了解,我们很多中层干部,好多年都没有动过了。大家这么多年窝在同一个地方工作,时间太长,会产生惰性心理,这个很不利于工作的开展,有必要在小范围内做一个调整,小愈同志,请你先谈一谈吧!”,
在县委书记办公会议上,坚持称组织部长为“小愈同志”也算是**特色了。但这样的事情,却是不好反驳的,毕竟**四十几岁,愈彦二十五岁,老张要这样称呼小愈,也只能由得他去。
“好的,张书记!”,
愈彦礼貌地点了点头,打开了面前的笔记本。
既然是研究干部调整,由组织部长先汇报,乃是惯例。
“根据张书记的要求,组织部将在近期内,对下列干部进行考察。第一个,是城西区区委书记邱出继同志。邱出继同志三年前担任城西区区委书记,在此之前,他是城西区区长,担任区长的时间,也是三年。张书记认为,邱出继同志在城西区工作的时间过长了,应该进行必要的调整,建议让邱出继同志出任县交通局局长,第二个要考察的干部,是县建委主任龙成同志……”
愈彦语气平静,开始进行情况通报。
此番**提出来的干部异动,人数超过二十个,虽然只是简单地介绍他们的基本情况,愈彦也了二十来分钟才汇报完毕。
与会的县委领导们,一个个脸色平静,看不出任何变化。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这份名单,早在几天前,就已经交到了愈彦的手里,保密是不可能的。马河、牟真、李学友相继都拿到了复印件,至于允山和任达华,恐怕就是这份名单的始作俑者,那就更加不消说了。这几天看似平静,其实一到晚间,县委大院就变得热闹非凡,登门拜见老领导的中层干部络绎不绝,往往前一批人还没走,后一批人就在门口等着了,县委大院的林荫之中,到处能看到闪动的身影,都是在等着领导的空闲,好进去探听消息。
在地方上,最牵动人心的就是干部调整,每一次干部调整,都会造成这种现象。料必经过几天私下的交换意见,马河牟真等人,俱皆心中有底了吧?现在还只走过场,用不了多久,这个看似平静的书记办公会议就会变得唇枪舌剑,硝烟弥漫。
“对于这些干部的调整,大家有什么意见,都谈一谈嘛。”
待得愈彦的汇报告一段落之后,**缓缓说道。
牟真随即说道:“张书记,我讲几句吧。”
他是分管干部的党群副书记,一般这样的会议,他都会发表意见。而且牟真脸色变得严肃起来,看上去心情不是那么好。愈彦刚才通报的内容,他手里有两份名单,一模一样。这正是牟真生气的原因。身为党群副书记,他竟然先从县长马河手里拿到名单,其后**才找他沟通。
程序上,**倒也没有太大的错谈,先交代县委组织部考察,随后与分管副书记沟通,也算是比较正常。问题在于,牟真的判断,和愈彦基本一致,这份名单,多半不是**的意见,而是允山与任达华的幕后推手。**没打算和拉拢他牟真啊,估计对他与马河的关系比较忌讳。
既然如此,牟真便也不能在龟缩不出了。
党群副书记这个职务,其实很是敏感,也很是考验政治智慧。文件规定,县委书记管干部,党群副书记协助书记工作,县委组织部是具体的执行部门。党群副书记有那么点两头不靠的意思。如果碰到强势的县委书记,党群副书记便比较难做,往往会被弱化甚至架空。牟真现在更加头痛,不但书记很犟,县委组织部长更牛叉,他要是不好好表现一下自己的存在,只怕真的会边缘化了。
马河找过他,牟真心里有数。一边是忌讳,一边是主动伸出橄榄枝,牟真也需要仔细权衡一下。
“牟真同志,请讲。”
**尽可能在脸上挤出一点笑容。不过大家已经习惯了他那张古板的四方脸,对他硬挤出来的笑容反倒有些不适应了,只能尽量不去看他的脸。
牟真正色说道:“张书记,各位同志,先谈谈邱出继同志的调整。我认为,邱出继同志在城西区的工作还是很得力的,这个同志在城西区工作对间长,情况熟悉。现在他们正在大力推广生猪养殖,建一座大型洗煤厂,这些工作对于城西区的发展积极重要,都才刚丹兢开,这个时候将邱出继同志调走,我认为不合适。而且让龙成同志去接任城西区的书记,更加不合适。龙成一直都在机关工作,基本上没有什么基层经验,在这样关键的时刻,让龙成接替邱出继,不妥!”
马河与愈彦便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读到了一丝欣慰之意。
牟真这算是表明态度了。
任谁都知道,邱出继是马河的亲信,上回人代会上,愈彦推举事件,就是邱出继和北栾区的马常吉在前边运作的。可谓是帮马河冲锋陷阵的干将。牟真一上来,便反对调整邱出继,就是一种信号。
**不悦地说道:“牟真同志,这回调整干部,有个基本前提,就是有些干部在一个地方工作对间太长了,这个不符合干部任用的常规。就说邱出继,区长三年,区委书记三年,加上副书记和副区长的任期,邱出继在城西区前前后后干了十来年。这个不行。长时间在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工作,很容易形成惰性,也容易搞一言堂。这个对干部队伍的建设,对党内民主的发挥都是不利的。你也是老组工干部了,这个情况,应该是很清楚的。”
以邱出继打头,本就是**刻意的安排,目的便是要打压一下马河。马河已经成为愈彦的盟友,**算是看明白了。而刚好,邱出继又在城西区任职时间太长,正是十分合适的目标。
照理说,城西区区委书记和县交通局局长,都是正科级,邱出继调任,也不算贬谪。不过真正的内行,都不会这么看的。主要还是因为桃城县地处偏僻,境内交通络很不发达,交通局局长,实在不算多么的位高权重。而城西区,又是桃城县最为富裕的一个区,紧随城关镇之后,人口也比较多,区委书记的份量很重。
如果是搁在后世,邱出继这个调任,就算不是提拔,也该算重用。
时代不同,认知也就不一样。
**的话,隐然有指责牟真之意。你这个老组工干部,还需要我来教你怎么做吗?
牟真随即说道:“张书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承认,邱出继在城西区工作的时间是比较长,但这个同志性格直爽,本质不错,在城西区这么多年,也没犯什么错误,大家对他的评价都很好。这就足以证明,邱出继并没有产生惰性,更没有搞一言堂。尤其现在城西区处于准备更上一层楼的关键时刻,临阵换将,历来是兵家大忌。我认为这个调整不妥。”
**很郁闷。
名单上的第一个调整,就闹了个满拧。
允山轻轻咳嗽一声,微笑着接上了话:“牟书记,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是要从大局出发。牟书记的顾虑,不能说没有道理,邱出继同志确实很不错。我们这里也没有谁否定他嘛,就是一个正常的调整。张书记的意见,我是赞同的。一个干部,确实不适合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单位工作太长时间,时间太长了,是容易出问题,都形成惯性了嘛。这个文件也有规定的。正是因为邱出继本身过硬,所以才要请他做表率。他这样过硬的同志,都一样必须调整,其他同志就更加不能有意见了。再说,交通局也是非常重要的部门。我们桃城的交通状况落后,正需要一位工作能力强,作风硬朗的干部去主持交通局的工作,这样才能迅速打开局面,扭转这种落后的状况。这也是县委对邱出继同志的信任,呵呵……愈部长,我听说你带领组织部的同志,在搞一个干部考察评议制度,这个思路我是很赞成的。我听李刚同志说,你们搞的那个考察评议制度的草案里面,就有这么个意思,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单位任职时间太长的领导干部,要适时进行调整,是不是这样啊?”
允山是老组织部长,有关干部工作,谈起来头头是道,而且话锋一转,就揪住了愈彦,想要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也是好手段。尤其是眼见**吃瘪,及时站了出来顶住牟真,表现得很到位。允山以前在组织部长任上,就和牟真合作得并不愉快。
这也可以理解,两人分管的其实是同一个领域,级别也一样,只是党内排名略有不同,相互争权在所难免。要让允山真心将牟真当作上级对待,可没那么容易。现在既反驳了牟真,又向**表了忠心,算得一箭双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