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也不是允山一定要针对愈彦,而是允山觉得愈彦实在太能折腾了。刚刚上任,就玩出这许多新样来,岂不是故意要贬低他这个前任的组织部长吗?
此番干部调整,你要达到的目的都达到了,一个二十来岁的新手,刚当上组织部长就显示出自己的强势,已经很不错了,何必总是要标新立异?身在官场,凡事标新立异不见得有什么好处。没有什么上级领导会喜欢一个不好掌控的下属。
想当初允山刚当上县委组织部长的时候,那个才叫小心谨慎,不敢行差踏错一步。
愈彦淡然一笑,说道:“允书记,我不是说县委领导对这些干部不了解,但毕竟我们没有跟这些干部在一起工作生活,对他们的了解,多数时候都是比较间接的。对他们的了解,主要是通过他们工作的结果,各类报表得知。日常生活中偶尔的接触,所得到的印象,不一定很全面。真正对他们了解的,肯定是那些每天都跟他们在一起工作生活的同事,以及周围的群众。我认为,进行一个月的公示,发现有比较严重问题的干部,我们重新考察,重新研究,没有发现比较严重问题的干部,那就可以任命了。对这些干部本身,也是一种爱护。尤其重要的是,可以让广大的干部群众都参与到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中来,这个才是党内民主的真正体现。”
马河与牟真对视一眼,都略略皱了一下眉头。显然,他们对愈彦这个意见,也不是那么欢迎。干部任免,从来都是上级党组织说了算,现在愈彦却提出来搞什么公示,不是分权吗?将原本属于上级党委的权力,分给普通的干部和群众。这种搞不大对头。作为既得利益阶层的一员,马河与牟真等人,自然也不愿意看到自己手里的权力无缘无故地受到削弱。
尽管愈彦担任县委组织部长之后,大家的第一次合作比较愉快,也并不代表着马河牟真会无条件的支持愈彦的任何决定。既然是合作,那就必须对大家都有利,仅仅只对其中一方有利,就没有合作的基础。而且在马河牟真看来,搞这个干部公示,对愈彦也不见得有利。他这个组织部长的权威,一样会受到削弱,甚至受到的影响比一般的县委常委要更加严重。
因为干部考察工作是由组织部进行的,一旦某个干部被群众检举有严重问题,不就说明组织部的丰察工作没有做到位吗?
真不明白愈彦怎么会忽然唱这么一出。
对马河牟真这些老官油子来说,没有搞清楚原因,是绝不会轻易表态的。
“我赞成愈部长这个建议!”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正当大家都莫名其妙的时候,县人大主任李学友开口了,很肯定地说道。
“我认为,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特权思想和现象,有逐渐增多的苗头。这个从报纸上的报道也能看得出来,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分子。对这种现象,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执政党的宗旨是执政为民,这一条宗旨,无论何时都不能忘记了。愈彦同志这个建议,对于加强干部的监督,防止现象发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对党员干部监督方的一个有效补充。我赞成搞干部任免公示。”
愈彦便向李学友微笑划头致意。
在此之前,他并未和李学友就这个事情进行过沟通。李学友站出来给他全力支持,也许是受张思文所托,也许是李学友本身也确实有这个想。毕竟他是人大主任,人大的职能,很大一块就是监督。这个干部任免公示一搞,或许也能增加他这个人大主任的话语权。
**蹙眉说道:“李主任,我们的监督方不少嘛。人大、纪委都是有效的监督机构。”
李学友一点不卖**的账,随即说道:“张书记,人大和纪委虽然也有监督的职能,但还不够。毕竟我们全县的人代会,一年才开一次。主任会议倒是经常开,但副主任们接触的范围比较有限,毕竟不能每时每刻深入到各个局委办和各个区镇去。下面的一些事情,可不那么清楚。至于说到纪委,更多的是事后监督,事前的预防,恐怕也是心有余力不足。不管是人大,纪委还是组织部,都存在同样的问题,那就是人手不足,没办深入到全县的各个单位各个领域。真要想对全县的领导干部展开全方位的监督,那么发动全体干部和群众共同参与,是最好的办法,张书记,我们桃城是全国基层党建工作的先进单位,桃城经验全国闻名,愈部长这个意见,我认为是完善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方式,很值得重视。”
李学友这段话有理有节,很见底。尤其是最后那句,其实就是在提醒**,你看问题不要只看一个方面,不要总是盯着人家愈彦,认为他提出来的一切建议,都是捣蛋。身为县委书记,你要看大局抓全盘。搞干部公示,也许对县委书记的权威,是会造成一点削弱,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同志,眼界不要太浅!
李学友是市委办副主任放下来的,到了桃城之后,一直比较低调,不显山不露水的,工作却干得极其扎实,威望逐渐建立了起来。能够得到张思文的看重,肯定也有几分真本事的。
**倒是没有对李学友的态度表示太多的反感。一个威望未著的县委书记,想要得到县人大主任多少尊重,本来就不那么靠谱。他在认真思考李学友的话。
无疑,李学友最后那段是很有道理的。
**矣领任务而来,到现在,却发现要完成这个任务,难度太高。接下来应该怎么做,确实也要好好考虑一下了,继续死命往前冲,可不见得是好主意。如果真能做出点成绩,也未尝不可。
“嗯,李主任这个意见也值得考虑。同志们都谈谈看法吧,我们集思广益。”
稍再,**平静地说道。
允山和任达华对视了一眼,都有点不爽。这个老张书记现在是越来越软了,一点不够劲。尤其是任达华,被愈彦硬生生掐住了调整龙成的意向,心中更是不悦。不过任达华也是老鸟,轻易不会将心中所想表现出来。
县纪委书记卢讯微笑着说道:“张书记,我讲两句……我觉得愈部长这个建议,很值得重视。刚才李主任也说过了,要加强对干部队伍的监督,这个我认为很有道理。单纯凭我们县里的这几个单位,要监督全县的干部队伍,确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搞这个干部公示,我看就很好嘛,让大家都来看一看,评一评,真要是谁出了问题,那就坚决查处不手软。对于贪污**分子,我们党的宗旨,历来是严惩不贷!”
卢讯五十岁左右,身材中等,略略有点谢顶,面相和善。以前是县政法委书记。陈东降职调离市委将他调任县纪委书记,由公安局长申金生接任了县政法委书记职务。卢讯一直都在强力机关工作因为面相和善,给人的感觉,总是不够威严。虽然他事实上并不是个心慈手软的人。对于上回的调动,卢讯其实不是那么满意。县纪委书记在县委常委里面的排名,较政法委书记略高,但当时纪委受重视的程度远不如后世,单论实权,县纪委书记未必就能盖过了政法委书记。不过市委要做这样的调整,卢讯也没有办法只能服从上级的安排。
去了纪委之后,卢讯一直都没有办过像样的案子,不声不响的,县纪委都差点要被边缘化了。但这事急不得。人家下面的干部不犯错误,卢书记也不能硬逼着人家犯错误吧?又不能学陈东的,随便逮住一个干部就给人家“讲究方式方法”,那不是自找麻烦么?
卢讯对愈彦没好感,但对愈彦提出的这个方案却很有好感。说不定这么一公示,告状信就冒出来了,卢书记正好找点事情做。就算最终查不出个结果来,弄出点动静也是好的,显得桃城县还有一个县纪委,有一个纪委书记。
这人嘛,总得要有活干才不至于闲得无聊,不至于靠边站。
县委宣传部长观察着**的脸色,见张书记确实不像是生气的样子,真的再征求意见,待得卢讯发言之后,也表了个态:“我看这个事可以试一试。真要是有问题到时候再改正也来得及。”
“呵呵,我也赞成愈部长这个建议,大家都来监督很好嘛。”
县委政法委书记申金生随即也表明了态度。老实说,申金生不觉得这个建议有什么好,他只是纯粹地给愈彦棒个场。愈彦确实给他帮过忙,要不这个县委常委的乌纱帽,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戴到他头上呢。官场上,就讲究个同气连枝,有来有往。何况愈彦现在正儿八经是县委领导了,党内排名还在他的前面,申金生就更好和愈彦搞好关系。在这种基层人精心目中,该帮谁不该帮谁,自有一杆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