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三位同样有些惊讶,见陶谦游刃有余,心底都叹了口气,这样的年轻人就如此可怕,让他们老一辈情何以堪。
坐在一边的吴静林也有些意外的看着陶谦,他也没料到陶谦说起来竟然也一套一套的。
不过此时的专家们都不敢分心了,因为下一位持宝人端着个大玩意就上来了。
这件东西上午就都看过,也知道年份和大致情况,不过此时看起来,陶谦还是有点惊讶。
这是一个屏风,并不大,大概二十公分宽和高,底座也很漂亮精美。
对于屏风这类木质的东西归谁鉴定,则是没有固定,而此时那位持宝人在主持人招呼一声之后,似乎有意的将屏风放到陶谦的面前。
陶谦一愣,看了一眼宁致远等人,却见柳韵亭向陶谦点点头,意思很明显,就是让陶谦先来了,陶谦心知这三人有意探自己的底,也不计较。
这玩意一上手,罗盘指针只是轻微的晃了晃,想来时间并不久远,陶谦一算,大致也就清晚期的作品。
但这件屏风很精致,而且是个活动的插屏,中间还有个圆形的凹进去,用的也是百宝嵌工艺,上面镶嵌了有云母,玉石,珐琅等,甚至还有金银。
在主持人说完,陶谦还没开口,持宝人就开口道:“我想请问老师,这屏风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主要有哪些演变,又有什么作用等等,还有这件东西的年代,材料,因为我不懂,最近也在学习,所以很好奇,谢谢老师。”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持宝人如此开口,陶谦就感觉 有些不对,该不会是谁故意想让自己出丑吧,当即他也没来得及多想,清了清嗓子,笑道:“先说这屏风的作用和出现啊,屏风屏风,起初就是字面意思,就是屏蔽风的,这东西大约出现在三千年前吧,其实起初也与当时的建筑结构有关,由于没有纸张,一般的房子透光好的漏风,而屏风也就是用来挡风的。”
“比如古人睡觉的时候,洗澡沐浴的时候,不过一开始都偏大,后来变小了,可以放在书桌上,用来挡风好磨墨写字,当然随着演变,还有个作用就是放在屋子后方,用来表示那就是后堂,来客人了不会坐错位置。”
“后来逐渐的也成了房间的一种享受装饰品,也带有实用性,渐渐的样式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精美,而你这件呢,就是后来发展到最后高峰期的一件普通用品,这个底座和边框呢,是黄梨的,而这上面镶嵌这块则是红木的,因为红木和黄梨都比较硬,无论是干了还是受潮都不容易膨胀收缩,所以镶嵌这种材质是最好的。”
“至于时期,这件应该就是清晚期的了,从画风啊,还有这种珐琅的运用手法,以及这个时间久了产生的包浆就可以判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