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旗帜鲜明的支持了皇帝的处理决定,并讲出了自己的根据。

倒买倒卖不稀奇,但是在战时囤货居奇,乃是祸国殃民,通敌之罪,该死。

当殿击杀锦衣卫指挥使,是在挑战皇权,战时一度激化了矛盾,本就阙员三分之一的朝堂,差点都散了架子,这也是祸国殃民。

于谦当时的反对,只是为了维持国朝的基本稳定,现在,瓦剌人已经退了。陛下要杀,自然无可厚非。

徐有贞悻悻归班,他居然觉得自己还是赶紧去治水为妙!再这么待下去,怕是小命不保啊!

卢忠俯首归班,他站在最后面,是在廷文武里最小的官,但是没人会看轻他。

他是跟着陛下征战的那十三骑之一,而那剩余的十二骑,皆为锦衣卫里的千户。

现在整个锦衣卫只听陛下一人调令了,一个肯为军士殿后的皇帝,他们还有不效忠的理由吗?

“卢指挥且慢,朕记得凤阳诗社还有十四个人关在天牢里,对吧,一并斩了去。”朱祁钰忽然开口说道。

卢忠俯首说道:“臣领旨。”

凤阳诗社那片《布仁行惠议》朱祁钰可记得,他们不是求死吗?求死后任人凌辱,说什么愿以身为草荐,任人寝处其上,溲溺其上,而无怨言!

那就一并斩了去。

充分发挥慈父精神,满足他们的一切愿望,这不是仁慈的父亲,是什么?

朝臣们左右看了看,却是无一人站出来反对。

这种事谁都怕粘上。

这次的朝议用了很久,朱祁钰一直在努力的忍着自己的脾气,朝中大臣的意见各不相同,但是总归是有些脉络可寻。

让朱祁钰意外的是,于谦提出的匠爵之事,却没有遭到任何的阻力。

他本来以为礼部会反对,毕竟士人才登的大雅之堂。

但是礼部尚书胡濙没有任何反对,反而是准备积极推动此事。

“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医者有四秩,谓之曰神圣工巧,今工匠亦有四绝,天下之大幸事也。”礼部尚书胡濙态度很明确,坚定的站在了于谦一方。

这让朱祁钰颇为意外,匠爵这条他以为很难推进的新政,居然就这样轻而易举的在朝议中,过关了。

这次的朝议,朱祁钰敏锐的发现了自己这个庶皇帝的皇权,愈加稳固了。

一名御史出班俯首说道:“陛下,臣有本启奏!”

“臣弹劾于谦,公私不分赏罚不明,功劳簿更凭自己好恶,俞士悦俞尚书战守德胜门,从未卸甲,却未有寸功,此为…”

俞士悦整个人一机灵,整个人都麻了!

这是为自己请功吗?

这是要自己的命啊!

他把妻儿老小送到南方的事儿,陛下可是一清二楚啊!

好死不死的,提自己干嘛!

主角看起来有点嗜杀,其实历史上,京师保卫战更惨烈,战争期间搞仁慈那套,是作茧自缚。就简单的举个例子吧,这是明代宗亲自下的令:「全军退怯者,斩头目军士,但降敌者,全家斩首籍没财产。」于谦更是说,言南迁者死。这又是多少人呢?其实主角杀的这些人,真的放大明朝,放在正统十四年,京师保卫战中,是需要全家斩首,籍没财产的,但是毕竟写书给现代人看的,没必要那么血淋淋的,抽几个典型出来,明正典刑就是了。最后,求票!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