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天津风云(感谢家里窝囊家外雄 大明总督打赏!)
有了康应乾送的银子,六部的办事人员都很积极,只用两天便将皇帝赏赐的物资全部凑齐。
当然,稍稍打了折扣。
最后发到开原军手中的有:火药五千斤,步弓五百把,长枪镋钯三千把,粮食三千石。
换句话说,送礼费的将近两万银子,最后就换到这些东西。
兵部尚书黄克缵收了刘招孙两千两银子,见六部同僚如此坑害这位年轻总兵,便觉良心有亏。于是,他让人带刘总兵去神机营淘些宝贝,算是对开原的补偿。
兵部主事收了两百两银子,建议刘招孙带些火铳回去,他去神机营查看了下,火铳都长满霉点,铳管锈迹斑斑,于是谢绝了这位京官的好意。
这种火铳用起来极易炸膛,有了上次浑江之战的教训,刘招孙暗暗决定,以后还是自己打造这些火器。
康应乾被六部官员们摆了一道,心里很不爽。
他撺掇刘招孙去六部要物资,从户部要到刑部,一个衙门都不能放过。
“这群畜牲,收了银子不办事,坏了官场规矩,大明还有天理吗?”
然而除了户部,兵部,其他衙门没啥东西给自己送。
礼部就不说了,至于工部,难不成让人家送个限量版故宫模型?
不过银子既已送出去,就当混个脸熟,以后大家也好见面,凡事还要从长计议。
康应乾切实不依不饶,骂刘招孙太傻,白白了这么多两银子。
刘招孙建议老康去刑部衙门要几副镣铐,或者搬几本《大明律》回来。
刑部现在能给他们的,只有这些了。
“康大人,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开原军还不够强,才会被人玩弄于掌骨之中,等本官平定辽东,拥兵十万,再回到京师时……”
康应乾惊讶望向刘招孙,被这王霸之气折服。
~~~~
万历四十七年五月三十日,京师广渠门。
三十六辆马车从左安门缓缓驶过,刘招孙策马走在最前面,狂热的京师百姓将粮食菜蔬布匹扔到车上,表达对宣武将军的不舍。
几个蒙古女人甚至朝马车上扔银子和首饰。
“人心可用啊!”
康应乾眯缝着眼睛偷瞄楼上几个性情豪放的蒙古少女。
黝黑瘦削的袁崇焕也是格外兴奋,他从马车窗户探出脑袋,向热情洋溢的蒙古少女表达谢意。
“靓女雷好……”
刚伸出脑袋,就遭几片烂菜叶子攻击。
半个时辰后,众人终于出城。
刘招孙回望繁似锦的京师,心中无限感慨,最终毅然策马往东行去。
身后是长长的马车队伍,中军卫队紧随其后,后面还有两百四十名战兵。
这趟来京师宣捷献俘,收益远超预期,可说是满载而归。不仅得了几十万两银子,和内阁六部三法司的官员们搭上了关系,还在京师安插了眼线·····
未来可期。
出了京师,刘招孙让康应乾和袁崇焕骑马先行,赶往天津采买粮食。
十名战兵护送辽东巡按和兵备道消失在官道上。
距离京师渐远,道路泥泞不堪,两边的行人变得稀疏。
偶尔能碰到几个挑担菜农,见到明军,都像见了鬼似得远远躲开。
只有那些衣衫褴褛的流民,也不怕战兵,翻着白眼,像恶鬼似得望向车上的粮食布匹。
刘招孙知道这些人都杀过人,这种恶毒眼神,只有堕入地狱的人才有。
他在左安门见过一个阉人,那人被兵马司打断了双腿,瘫坐在护城河边,也是这样望着过往路人。
这些流民大都是附近破产农民,被豪强劣绅逼下了地狱,从人变成了鬼。
大明,就是地狱吗?
金虞姬张弓搭箭,瞄准一个跃跃欲试的流民,刘招孙伸手拦住:
“此地距京师不远,天子脚下,不要杀人,”
可是天子脚下流民却在杀人。
过了顺天府,路旁流民越来越多,更加危险,很多强壮者,三五个人凑成一伙,光天化日下打劫那些落单的行人。
刘招孙在马上冷冷望向那些流民,他手执骑枪,目光锐利,流民都被他震慑住,自觉的离这个杀神远一些。
刘招孙令战兵加强戒备,五十名战兵手持长枪,驱散流民。
特勤队放出了五名夜不收,在周围五里进行哨探。
宋应星踩着泥泞的土路,在官道上艰难前行。
他不会骑马,也不愿坐马车,所以落在了队伍后面。
刘招孙怕这书生被流民掠去,派了两名战兵贴身保护他。
宋应星现在的身份,是开原安乐州知州。
永乐六年(1408年),明廷在开原设立安乐、自在州。
大明在开原地区,控制力极为有限,这两个州其实都只是设置在开原城内。
说白了,两个州都没有实际的控制区域,出了开原城,都是女真和蒙古地盘,想要管人家,也要问问人家同不同意。
蒙古和女真显然不同意。
成化年间,自在州迁到辽阳,安乐州也成了虚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