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暴政之下
与乔一琦类似,马士英也曾放浪不羁游历山河归来仍是少年。
有明一代,读书人游历天下并非什么稀奇事。晚明时期(注释1),商品经济发达,士绅阶层普遍热衷游历,不是奉公旅行,而是为了自娱自乐。
总之,不是只有徐霞客这样的资深驴友才喜欢旅行。王阳明年轻时游历南北,乔一琦十五岁便去了岭南,袁崇焕初仕便单马出关,马士英和他们差不多。
他早年游历陕地,曾目睹当地土人从地里挖出人俑,那些五彩斑斓的人俑造型栩栩如生,千人千面,竟然没两个长相是完全一样的。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武定皇帝口中的人俑应该和兵马俑不同。
那是先把活人身上裹上布,然后用泥封住,放到窑炉里烧,最后给成品的陶瓷涂上颜料。
当然,武定皇帝不会让杜度死的这么轻松。
皇帝会有更残忍的方式。
那些对自己过分苛刻的人,总有一天,会把刻薄寡恩十倍奉还给别人。
“陛下,袁知府在倭国不幸罹难。汉东三县的驻军都撤回来了,”
马士英小心翼翼补充。
刘招孙神情阴冷,令人心惊,过了好久,他才喃喃道:
“袁卿是个忠臣,他不该死。”
眼前闪过黑黑瘦瘦精力充沛的袁崇焕身影,这些天,他在反思过往八年所作所为。
复盘过往,当初登陆倭国这一步,太过冒进,透支掉开原所有力量,为之后发生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德川应该去死,为袁崇焕偿命。”
皇帝眼神变动,脸上青筋暴涨,案几上,茶杯轻轻摇曳。
马士英侯询两人互看一眼,犹豫着要不要继续说郑芝龙叛变之事,他们担心,皇帝知道郑氏叛乱,会把钞关衙门拆掉。
按照南明朝廷的规划,郑芝龙收拾完广东海贼刘香,解除后顾之忧后,将全师北上,封锁辽海,配合明军向辽南发动进攻。
坐在面前的皇帝,除了样貌仍旧英俊,身上散发出的气质已经和以前大不相同。
马士英犹豫不决时,忽听皇帝问道:
“辽东瘟疫如何?可有百姓感染鼠疫。”
马士英连忙回道:“回陛下,暂未发现。”
或许是因为关内气候寒冷,抑制了病毒的蔓延,武定皇帝对防止疫病传播没什么心得,对此颇有建树的吴又可已经死在了京城。
好在临清守军未受鼠疫病毒影响,病死上百万人后,活着的人终于实现了所谓的群体免疫。
武定皇帝又询问马士英此行前往南明,沿途所见的情形,马士英将南下见闻一一说出,弘光朝廷仍然是纸醉金迷党争不断,此次大败后,朱常灜不会再派兵北上,即便部分文官有心北伐,武将也没胆量再和齐军对阵。
君臣几人聊了半个时辰,卢象升麾下主簿进来禀告军情,武定皇帝接过一封刚从邱县送来的塘报,展开看了,眉头皱起,对马士英道:
“今日先到这里,朕还要平定叛乱,辽东之事,朕会尽快帮助杜度完成他做卫兵的心愿,具体细节,明日再议。”
马士英率侯询林宇等人再次向皇帝行礼,三拜之后,从临清钞关衙门大门徐徐退出。
皇帝将章东留下,商议军务。
马士英带领众人返回辽东会馆修葺,他们路过广积门瓮城,恰好遇到齐军出城作战,这是马士英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十四军战兵,和他一样,林宇魏超他们几个也对十四军颇感兴趣。
上百精骑越过甬道呼啸而出,骑兵手执骑枪马刀,腰间挂着燧发短铳,旌旗飘摇,骑兵出城后便朝邱县方向狂奔而去。紧随骑兵其后跟着长枪兵和火铳兵,火铳兵背后插着黑色羚羊三角小旗迎风飘扬,匕首和钲带摩擦发出叮叮当当的脆响声。上千人马践踏,城门道路上尘土飞扬,百姓避开站在路旁,望着齐军远去身影,纷纷低声议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