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中旬,东皇后杨青儿历经艰险,经历九死一生,终于从小燕山返回临清。

武定皇帝闻讯大喜,立即率陈圆圆等人出城迎候,当看到风尘仆仆的诰命夫人登上护城河浮桥上时,城头围观百姓沸腾,按照皇帝事先安排,群众们一起喊出“迎候皇后回宫”之类的口号,着实把杨青儿吓得不轻。武定皇帝当着几万军民的面,一把将皇后搂在怀中。

两个多月的田园生活让养尊处优的东皇后脱胎换骨。

杨青儿比以前稍微瘦一些,皮肤也没那么白皙,明眸皓齿不在,身上却多了种涅槃重生的气质。

周围盛大喧嚣的场面,城头飘扬的旌旗,欢呼的人群,半空纷飞的朵。武定元年九月十九日,却像回到泰昌元年惊蛰那天,那是金虞姬出嫁的日子。

“青儿,走,回家。”

武定皇帝伸手挽住杨青儿小手,声音变得温柔。

此时皇帝头顶白的头发早已变黑,老宋头在治疗脱发白发上颇有造诣,不过他的七日炭黑汤有没有副作用,现在还不得而知。

毕竟那玩意儿混合了何首乌、蟾蜍、蜈蚣、厚朴、王不留行等八十一道名贵药材,最终呈现出来的口感,和东方祝店铺里的砒霜鹤顶红相差无几。

“陛下相比从前,仿佛更显雄壮,咦,张皇后为何也在这里,她不是已尽····”

杨青儿一眼望见皇帝身后站着的三个美人,其中一人死去半年多的张嫣,杨青儿感动的眼神顿时有了嫉妒,对面三个女人假惺惺朝东皇后行礼,女人们微笑之下暗藏杀机。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某个瞬间,杨青儿觉察到城头城下欢迎自己的百姓只是木偶,或者说是皇帝的道具——杨青儿的直觉还是那样的敏锐,没错,皇帝现在需要的,只是木偶。

武定皇帝搂着妻子,动作娴熟伸向杨青儿腰际:

“此事说来话长,日后再说,雄壮与否,皇后一验便知。”

正宫皇后还不适应这种车速(马车)。

她一时无语,脸色绯红。

言归正传。

当日杨青儿返回钞关行宫。

一帝、一后、一妃、二婢女。

五人开启三天三夜没羞没躁的后宫生活。

第四天清晨,身形稍显有些消瘦的武定皇帝才终于走出行宫,揉了揉发酸的腰部,对等待在衙门门口快要急疯的蒲刚等人说:

“皇后回来了,为庆祝皇后回来,朕决定把战兵派出去,打土豪,分田地。”

~~~~~

九月二十日,蒲刚、章东率临清一万三千齐军四面出击,猛攻东昌府其他州城。

二十二日,齐军主力七千战兵在聊城城下与豪强黄五郎麾下乡勇及东昌府各地卫所兵爆发激战。

黄五郎原名黄霸天,早年靠贩私盐起家,后插手聊城煮盐、铜矿,兼职、高利贷、人口买卖生意,与州官勾结已久,侵吞官田、庄田,与河南豪强马洪起颇为类似,都是地方数一数二的豪强势力。

所以武定皇帝决定拿他下手。

因为此战实在太过无聊,所以不展开叙述,只说战斗结果。

聊城之战,近卫十四军阵斩黄五郎乡勇、东昌府卫所兵八千五百人,齐军伤五十七人,五人重伤,无一人战死。

黄五郎在聊城固若金汤的堡垒,半个时辰便被蒲刚攻破。

卢象升带着民政官将一辆辆金银珠宝粮食布匹搬运出来,登基造册后,充入大齐国库。

按照武定皇帝诏令,皇家囤积的五万石粮食,超过一半被拿出来用以赈济被他欺压的农民。

聊城周边的田地,无论军田、民田、庄田、全部被划入大齐田亩,交由本地农民耕种。

当然,只有加入农会的农民,才有资格分粮分田,而且,田地的所有权,还是皇帝本人,他们只负责耕种。

黄家积累五代的家业,就这样被齐军搬运一空,黄五郎和他的家人们以谋逆、私藏财产等大罪,全部斩首示众。

此战之后,再无抵抗势力露头,齐军几乎兵不血刃尽占东昌府三州五县。

武定皇帝全面控制东昌府,继续向山东其他州府扩张,皇帝直接统治之下人口,从最开始的二十万人,猛增至一百万。

刘招孙亲自前往各地州县,实地考察各县情况。

各地组织战兵代表和民政代表,短短半月之内,将东昌府五十多万青壮农民组织起来,组成农会,他们杀乡绅、屠奸商,分粮食,分田地,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

东昌府城城墙上挂满了各地土豪劣绅人头,武定皇帝残酷镇压了十几起暴动,将各地乡勇家丁的人头筑成了京观,堆砌在各县县衙门口,让百姓参观。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