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正经电影剧情吗?

怎么感觉似曾相识呢?

这真的不是角色扮演吗?

很快,江澈就享受到了空姐的服务。

体验到了飞一般的感觉。

他对隋的演技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两天后。

新专辑制作完成。

江澈飞往bj,与曹保坪碰头。

《彗星》的后期已经做完。

江澈看完了成品,满意的点点头。

“曹到,辛苦你了。”

“不辛苦,我也想看看外界传闻我俩‘粗制滥造’赶工出来的电影,能在柏林掀起什么水。”

曹保坪哈哈一笑。

这段时间外面传疯了,说江澈的新项目竟然只有100万人民币的成本。

还只用了10天就杀青了。

这比香江速度还香江速度。

“哈哈,曹导不妨拭目以待。”

随后,彗星成功报名明年的柏林电影节。

江澈则飞往深圳。

为今年的最后一场演唱会做准备。

25号。

江澈的个人第三场演唱会顺利举行。

小天后孙燕资的惊喜助阵掀起了演唱会的高潮。

顾不上叙旧。

孙燕资继续为新专辑宣传,江澈则赶往魔都。

第二天。

当媒体纷纷报道,称赞昨晚江澈演唱会的盛况时。

他在张康的陪同下在魔都约见了千千静听的创始人郑南岭。

千千静听是郑南岭在2002年出于兴趣爱好开发的纯音乐播放软件。

一开始叫mp3随身听。

后来因为极其喜欢歌手陈慧娴演唱的歌曲《千千阙歌》。

郑南岭将它改名为千千静听。

此后的两三年间,

这款完全免费、占用空间小、支持中文的精美界面,以及能显示歌词的软件辉煌一时。

可惜,随着在线听歌的热潮掀起。

只有郑南岭一个人维护,没有商业化运作的千千静难以做出改变和有效应对。

需要下载后才能播放歌曲的千千静听渐渐落伍。

市场份额被qq音乐、酷狗音乐和百度mp3这样的后起之秀不断挤占。

“郑总你好,我是江澈。”

江澈主动伸手。

“江澈你好,我是你的歌迷。”

郑南岭的脸上犹有几分激动残留。

他是一个喜爱音乐的人。

对江澈这样的歌坛后起之秀也不陌生。

还买过好几张他的专辑。

“我的荣幸。”

“郑总,我的来意想必你已经知晓,能说说你的顾虑或者想法吗?”

江澈开门见山,直接问道。

张康告诉他,郑南岭想见他,想跟他谈。

“一开始,我只是出于兴趣和爱好,制作了千千静听这款软件。

如今的形式我看的明白,再不放手,怕是明年,这款软件就会被大众放弃了。

卖给你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我有几个条件。”

“你说。”

“第一,未来三年内,你要继续坚持免费的策略。”

郑南岭在免费二字上加重了语气。

这也是他一贯的坚持。

他也知道让江澈一直免费是不可能的。

“还有吗?”

“第二,我希望将来你植入广告的时候,能尽量不影响用户体验。”

“还有吗?”

“第三,我希望你能得到相关音乐公司的授权。”

千千静听作为本地播放器,本身不提供歌曲下载,但用户常搭配盗版mp3使用。

其歌词服务器因自动匹配并显示未经授权的歌词,多次面临诉讼。

尤其是今年七月份开始的“剑网行动”,狠狠打击了国内的盗版情况。

大量侵权歌曲被下架,千千静听曲库锐减。

偏偏他没有资金去购买版权。

他希望江澈接手公司后能解决版权的问题。

不等江澈继续问“还有吗”,他主动接了一句“没有了”。

江澈深深的看了对面这位衣着普通,有些消瘦的郑南岭一眼。

他关心的竟然不是软件的价格,自己的股份、待遇等问题。

更多的还是考虑的这款软件。

可见他的赤诚之心。

“这款软件你想卖多少钱?”

“1500万人民币。”

郑南岭咬咬牙,喊出了这个数字。

千千静听今年虽然遭遇了挫折,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市场份额还在这里。

只是明眼人都看得到,时间越久,千千静听就越不值钱。

江澈倒是可以拖到明年再来谈判。

但那时候说不定就有竞争对手了。

而且1500万这个价格,以千千静听现在的体量,还喊低了。

“郑总,我希望你能在公司继续留任至少3年,负责代码交接和产品过渡。

3年后,是否继续留在公司都随你,可以吗?”

“可以,刚才的三个条件我希望你能做到。”

“郑总,前两个我只能说尽量。”

江澈并不打包票。

“可以!”咬咬牙,郑南岭答应了。

很快,双城映像旗下就多了一家名为千千静听的子公司。

之所以是在双城映像旗下。

是江澈的身份限制。

如果他以个人名义收购,最多只能持股49%。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百分百完全收购。

只要双城映像还维持着95:4:1的分配模式。

他就可以放心的用这家公司在内地收购一些他本应该受限的目标。

其实也可以找代理人来帮他收购,只是还不一定有双城映像靠谱。

当然,时间久了,人心总是会变化的。

假如双城影业未来变得靠不住,他也有了应对的方法。

至于郑南岭,如果接下来他证明了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江澈也不介意3年后挽留他。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