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军身板强壮,也年轻一些,继续跟着跑市场。
吴成勇就是老实庄稼汉,和大姐陈家华先在菜场当菜工,三姐陈家英也是菜工。
虽然辛苦,但陈家志自问给菜工的待遇也还可以。
有不少菜工也会攀比、不服、抱怨,但至今还没有一个菜工选择离开,因为就算垫底的菜工,收入也会比在外面高许多~
…
第二天一早,天色昏暗,一片片乌云遮挡住了阳光。
陈家志坐在台阶上凝望了会儿天色,敖德海也起床推门走了出来。
“早啊,老板。”
“今天休息也起来这么早?”
“打算去地里看看看,明天就该开工了,这看样子要下雨了啊?!”
“嗯,一起去地里走走吧。”
很久没有在东乡巡田了,结果没走多远,就见一黑一白两只狗窜到了身后。
敖德海摇了摇头,“这狗还真认人,我巡田的时候他理都不理,老板你一来,它们就跑来了。”
陈家志笑道:“平时要多喂,再经常逗一逗,自然就熟了。”
菜田里很空,但又很清爽。
有些明明没翻耕的畦面上只残留了菜篼,菜叶子是一片没有,全部被彭国真捡去喂鸡去了,有时候工人还会帮着清理成一堆,等她来捡。
间苗后的菜苗也是如此。
这是和江心菜场的不同,江心菜场没清理菜蔸和菜叶时,看上去就很衰败。
鸡棚也在菜田里,挨着宿舍,用竹子搭的简易养殖棚。
陈家志看了,鸡大大小小加起来有30多只,还有十几只鸭子,他忍不住发愁,这把老娘接到江心菜场去,这鸡鸭是不是也得带走?
菜田里没菜,一眼就看完了,很干净利落。
陈家志主要查看了土壤的情况,先后施入的发酵猪粪和生麸都还能看到残留痕迹。
土壤很疏松,有机质也很足,库房里化肥也很充足,接下来都不用再买。
但缺种子和农药。
江心菜场准备了农科院的迟菜心2号,但东乡菜场还没买。
走了一圈,两人在菜田边的碎石路上停下。
“德海,你想过接下来种什么没有?”
“想过。”敖德海说:“城冬天暖和,能种的菜其实挺多。
辣椒、番茄、白菜、萝卜、菜、甘蓝……还能赶在过年上市,行情应该挺不错。
但我觉得最稳的还是菜心!”
陈家志笑了笑:“我也是这么想的,下一茬种中迟菜心,但有一点要注意:防寒!”
“防寒?”敖德海凝神道:“有小拱棚还不够吗?”
陈家志沉吟道:“冬季夜间,小拱棚的内外温差在4~5度,一般来说,即使遇到寒潮,迟菜心也能扛过去。
但就怕有极端情况,所以要多做些准备。”
他并不记得前世的寒潮温度,只知道露地冬种的荷兰豆、辣椒、番茄、菜都被冻死了许多。
一般气温降到2c时,露天荷兰豆、番茄、辣椒、马铃薯等就会遭受重创。
也就是说当温度低于-2c时,拱棚里的菜也会受到影响。
这会儿广东大棚蔬菜还少,前世陈家志这会儿也没接触过拱棚。
所以他并不确定两个多月后的寒潮有没有把拱棚里的菜冻死。
按照他的经验,南方一旦出现低于零下5~7c的极端低温,大棚里的菜也全得绝收。
北方棚和南方棚不一样,南方拱棚的成本也远低于北方。
但城应该也没出现过这么恐怖的寒潮。
番禺也没在山区,要预防的也就是0~2c之间的低温,小拱棚应该够用了。
只是与老天爷作对,陈家志是从来不会嫌麻烦。
除了小拱棚,其它小细节和辅助措施也得做好。
前期做好肥水管理工作,重水重肥,让植株生长健壮;
还要趁晚稻正在采收,多准备一些稻草,寒潮来了可以加盖在小拱棚上;
棚膜的密闭性等等;
针对这些内容,陈家志都与敖德海进行了强调。
只要他能按陈家志的要求进行管理,顺利度过寒潮应当没问题。
巡完田,两人又一前一后的往家里走。
敖德海回想着老板给的计划,50亩地全部种迟菜心,初采收时间预定在明年1月初。
同样的赌徒式播种。
同样的集中上市。
只是寒潮会来吗?
想着此前几次经历的暴雨、台风、干旱……
忽地,乌云密布的天空顷刻间下起了雨,滋润着干燥的大地。
但东乡菜场早没菜了。
“德海,愣着干嘛,跑啊!”
追逐着前方的背影,敖德海感觉老板的种植技术他学了个七七八八,但预测天气~
完全没头绪!
学不来啊!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