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他在休假前作出的计划,与最开始从农科院买迟菜心时的想法有些出入。

但种菜嘛,随机应变也很重要,该调整就得调整。

就像荷兰豆也是一样。

“如果要把给荷兰豆计划的中型拱棚换成小拱棚,你们有搭架的办法吗?”

在说完了菜心的问题后,陈家志又把荷兰豆的问题抛给了众人,集思广益。

“有点不好搭~”

“荷兰豆搭架的竹竿至少得1.5米以上,小拱棚太矮了……”

郑中和郭满仓两人都种过荷兰豆,但都没太好的办法。

其余人也都是同样的意思,如果是苗期还无所谓,但后期肯定要搭架绑蔓。

陈家志一直听着众人讨论,没吱声,过了会儿才看向也没开口的易定干。

他还挺稳得住。

“易场长,你怎么想的?”

“副场长,是副场长。”易定干重复了两下,才说起了他的想法。

“办法倒是有,可以给小拱棚薄膜开洞搭架,真要降温,就再铺层稻草,弄点绒布把洞口堵住,防寒效果也不差。”

郭满仓:“绑蔓线也得每两米就有一根竹竿,那得开多少洞,这样开洞薄膜肯定全废了!”

易定干笑道:“如果场长真赌中了寒潮,这点成本又算什么?

而且用小拱棚,时间也没中型拱棚那么急,可以等播种全完成了、荷兰豆也绑蔓搭架了,再搭小拱棚盖膜也来得及!”

众人一听,好像还真有道理。

如果赌中了寒潮,薄膜的成本算什么,随便就能收回来。

陈家志也笑了笑,要不说易定干是副场长呢,这格局就不一样。

“我觉得这方法可行!”

易定干又说:“如果觉得还不保险,其实还可以在播种或栽苗时覆一层黑膜,既可以防草,还可以保温。”

“可以,钱的事你还挺在行。”陈家志觉得不错,喊道:“黄川,把地膜也加上。”

“场长,计划多少地膜?”

陈家志沉吟了下,看着众人,说:“300亩吧,这次种300亩荷兰豆!”

100亩中型拱棚此前计划的是20万资金,小拱棚一亩成本约500元,算上地膜和其它费用,20万也完全足够了。

易定干又问:“是育苗,还是直播?”

陈家志想了想,其实他前世几次种荷兰豆都是育苗移栽。

但情况不一样,前世是八九月播种的反季节荷兰豆栽培,需要防治荷兰豆生长前期的毁灭性虫害:豆秆蝇,所以才需要营养袋育苗。

而现在马上11月了,不存在这个问题,拌种时严格一点,也可以明显推迟白粉病等病害的发病时间。

沉吟了会儿,陈家志给出肯定的答复:“荷兰豆和菜心都全部直播。”

“好。”易定干说:“现在就差种子了,再定一下用什么种子。”

一共有三种备选的荷兰豆种子:台中11号,粤选豆7号,奇珍76号。

陈家志问道:“确认这三种种子都能买得到吗?”

黄川点头:“没问题,台中11号和奇珍76号,黄总说确定需要后,他去发货。”

“奇珍76号200亩,另外两个各50亩。”

“好。”

粤选豆7号是本地种,而台中11号和奇珍76号都来自宝岛。

后两者陈家志前世都种过。

但种奇珍76号是2005年后的事,没想到这会儿就有种子了,不过只能走香江渠道。

三个品种都耐寒,台中11号和粤选豆7号耐寒性可能还要更好一些。

只是奇珍76号口感更好,更受香江市场欢迎,同时产量高,最佳情况下产量可达4000斤以上。

陈家志想着地膜+小拱棚薄膜+稻草,保暖措施还是比较足够了,可以适当冒点险。

便多种一些奇珍76号。

说完荷兰豆种植需要的准备,这场会议也差不多到头了。

收拾东西,陈家志正准备起身出会议室,忽地瞥见窗户外雨早停了,一抹阳光斜射~

“等等,还有个事!”

一群人被他吓了一跳。

就连走廊上看风景的李秀、陈少昌也被吸引了注意。

易定干问道:“咋了,陈大场长?”

“整地时畦沟也要注意,需要调整一下走向,嗯~大致为东西走向就行~”

陈家志指了指窗外的阳光,说:“冬种荷兰豆生育期内,要最大可能保证太阳升起和落下时间内,畦沟内都有阳光照射。

荷兰豆株高能达到近两米,荚果也是自下而上逐渐充实,阳光足产量和品质才能达到最好状态。”

说完,陈家志顿在原地想了片刻,确认没有疏漏后,这才走出了会议室。

走廊上,家人都笑着等他。

屋里众人也感觉到了不一样,陈场长好像比此前更认真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