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三方

清河县,清河口。

扬州之內,有大运河,以渭水为主干,贯通金陵三府,甚至连接南方数州,乃是绝对的命脉。

渭水自金陵而下,入清河处便为清河口,入了清河口,才能由水路转旱路,前往金阳府城。

但如今这清河口已被重兵把持,水寨璧立,横截河道,更与清河县成椅角之势。

在这椅角当中,又有一片军寨,旌旗招展,行伍整肃,宛若龙蛇盘踞,透出凛冽杀机,一看便知是铁血强军。

营寨之內,中军大帐,身披雁翎金甲的簫燁端坐主位,下方文臣武將左右排列,也是人才济济,齐聚一堂。

相比此前金陵城中宴饮升歌的天潢贵胄,如今的簫燁王者威严更甚,乃是掌军武之权,兵戈在手的结果。

他目光一扫,看向左右,话语平静,沉稳威严:“我军至此已有数日,那宋健兵分三处,一据清河口,二固黄山关,三守清河县,诸位可有破敌良策?”

此话一出,眾人皆默,最终还是一名其貌不扬的青年站出:“回稟殿下,敌方结营扎寨,据坚城险关而守,我军若是强攻,必定死伤惨重,唯有智取,才是上策!”

“哦?”

簫燁警眼看他:“经甫有何教我?”

此人乃是他在州府金陵招揽到的大才,名郭秀,字经甫,足智多谋,又通军略,如今在军中任諫议大夫一职。

郭秀一拜:“事待金阳,里应外合!”

“嗯——”

簫燁听此,却是眉。

此次出兵,他势在必得,明面只点三万州兵,由渭水而下攻打这清河口,但实际还有一支偏师,由旱路直取金阳。

金陵金阳,本就接连,只不过那接壤之地,名叫郭北。

不错,就是那兰若老妖所在的郭北县!

自从此地被兰若老妖所踞,这金陵与金阳的陆地交通便逐渐中断,被清河水运取代。

但此次簫燁却出奇兵,请那金陵府君弹压兰若老妖,好让这支偏师能自陆路金兵,直插金阳中枢。

此师若成,便是奇计,能够水陆会师,內外夹攻这清河口,破其城关,轻而易举。

此计什么都好,唯有一点不足,那就是时日太久,毕竟陆路不如水路便捷,又要防备那兰若老妖,就算那支偏师乃是精锐,也要耗费不少时间才能抵达金阳府。

迟则生变!

簫燁不是很想拖延。

但不拖—

簫燁又不由得回想起了这几日的战果。

他领军自渭水而下,於七月二十五抵达这清河口。

如今已是八月初一,过去了整整六日时间。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读小说选 101 看书网,??????????????????.??????超流畅 】

这六日中除去前两日在安营扎寨,打造军械,剩下四日他都做了试探性的进攻,攻打清河口水寨,黄山关隘口以及清河县县城,结果让他很不满意。

首先是清河口水寨,说是水寨实则与坚城无异,只不过建立在清河水道之上,城高墙厚,军械齐全,內还有以清河县兵为名的三千宋氏子弟,以及那神判庙所谓的黄幣力士,堪称精锐,实难攻坚。

他几次进攻,都被打退,伤敌未有八百,自身已损三千。

清河口水寨如此,另一边的清河县县城更是夸张,那城墙高的都快赶上金陵城了。

另外守城之人,乃是宋英之子,清河县尉宋健!

作为武英二人的继承者,宋氏二代中的武功表率,此人不仅熟通军武谋略,行事还十分沉稳,將那清河县城打造得滴水不漏,手下又有李慕白调拨给他的一万府兵,据城而守,绰绰有余。

簫燁几次试探,也是无功而返,至於最后的黄山关—

纵是以簫燁的涵养,对此也有骂娘的衝动。

太丧心病狂了!

那黄山关不仅山高墙厚,周边还有数十个村庄,个个都修建了坚固严密的坞堡,就好像一个布满尖刺的乌龟壳。

正面,雄关险隘,易守难攻。

侧面,坞堡连环,交相呼应,不仅那黄山关打不下来,就连这些坞堡也难攻取,因为宋氏那些王八蛋在村里修了许多地道,使得各个坞堡之间可以串联,甚至能够接通小黄山,真正实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初到之时,簫燁不知其中厉害,就曾强攻过一座坞堡,结果攻了整整一天都没能够拿下,那一座小小的坞堡之中,竟有上千战兵前仆后继的涌出,硬生生抵住了他的进攻。

在此之后,他才知道,这些村庄坞堡彼此都有地道沟通,並且还不止一条,村庄中的老幼妇孺已经全数转移到了小黄山中,余下都是宋氏,李氏,黄氏以及各村的青壮子弟,如今全为战兵,精锐非常。

这不是丧心病狂是什么?

哪个良善百姓,修这么多坞堡,挖这么多地道,养这么多战兵。

贼子,早有反心!

簫燁心中大恨,却又无可奈何。

这黄山关,啃不下来!

啃不下也就罢了,偏偏避也避不开,因为这小黄山地处关要,內中又藏有重兵,若是簫燁避开它绕道而行,那就等同於在后方给自己埋了一颗雷,黄山关內的守军隨时可以杀出,截他粮草,断他后路。

绕过雄关险隘,深入敌方腹地,乃是兵家大忌,一个不好就会让自己全军覆没。

簫燁对此,很是无奈,最后只能分出一万州兵,由一名心腹大將统领围困黄山关,確保后路安全。

但这一分兵,他手上兵马就只剩两万,想要拿下清河口水寨与清河县县城,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虽然后方,金陵州府还在运作,接下来会有源源不断的粮草与兵力运来,但那同样需要时间。

虽然从全局来看,他的时间並不紧迫,甚至拖得越久,局面对他越发有利,但不知为何,他心中隱隱不安,督促看他速战速决。

不安何来,他也不知。

只是眼下形势,確实无可奈何,三处关口都难强攻,想要破敌只能寄希望於金阳之师,或者—.神之战。

天地有规,阴阳有別,神祗不能过干人间,否则便有天罚降下。

寻常之事,尚且如此,军武兵戈更不用说,哪怕三品大神,也不敢上阵杀敌,屠戮阳世军队,否则必遭天遣,五雷轰顶,形神俱灭。

但不能屠戮阳世军队,並不代表神祗不能决定战局走向。

兵对兵,將对將,神明对神明!

此方世界,终究还是以神道为尊。

只要清平观与东莲寺,能够如约將那宋襄除去,那此战很快就会尘埃落定,没有神祗在后撑持,那什么宋氏,李氏,不过土鸡瓦狗。

所以,现在的局面是三路进军,一路大军直攻清河,一路偏师奇袭金阳,还有一路神祗战阴间。

这三路兵锋,无论哪一路突破,都能给他带来巨大优势,甚至直接决定战局。

但这三路兵锋,哪一路能够突破呢?

簫燁眉头紧锁,一时无言。

就在此时—

“报!”

一名士卒入帐:“营外有一道人,自號清玄,求见殿下!”

“哦!?”

簫燁眼前一亮:“快快有请!”

片刻之后,一人入帐,鹤鬢童顏,道骨仙风,正是清玄道人。

“贫道清玄,拜见殿下!”

清玄稽首做拜,也將礼数做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