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郭秉厢与赵瀚关係较为熟络,说话没有什么生分的地方,又有钱晋章这个香港pet行业有足够分量的大佬在场,萧良也不见外,直接建议新澄、新瑞两家联手组建一家合资公司在南亭工业园落地。

甚至他们仅需要在南亭工业园投资建造一座大型的瓶坯工厂。

三厂距离南亭工业园仅四公里多点,这点路程,会產生一定的运输成本,但也很有限。

他们投资建造瓶坯工厂后,先上目前最急需的饮料pet瓶生產线,后续还可以逐步增加新的生產线,开发食品、化妆品、製药等领域的客户。

倘若瑞安化工跟市化工厂合作的pet聚酯塑料合成项目落在市开发区,那他们在这一条线上的產业布局就会有一个雏形出来。

“小萧总的建议很好啊,”郭秉厢看向还有所犹豫的赵瀚说道,“赵董,合资公司我们两家一家一半,我这几年精力不如以往,你来做总经理负责生產运营,怎么样?”

“行!”赵瀚这时候也不再犹豫,乾脆利落答应下来。

香港以转口贸易、金融、地產开发为主,有一些规模跟基础的轻工製造近十年来萎缩得厉害,也都在往內地转移。

新澄、新瑞两家一方面是內地刚进行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初,工厂刚刚扩建引进新的设备,另一方面他们两家在香港也有稳定的客户,因此哪怕利润再微薄,这些年也维持下来了。

现在新澄、新瑞下游的客户,基本都迁到內地了,他们也知道內迁是大势所趋,只是往哪里迁,还在犹豫中。

珠三角是轻工製造港企內迁的主阵地,但新澄、新瑞拖后了,大部分下游客户都被先一步內迁的同行抢走;他们最近就想往轻工製造基础较好的华东地区寻找机会。

因此,钱晋章一个电话,赵瀚与郭秉厢就直接订机票,赶来东洲。

不过,他们两人怎么都也没有想到过来后仅仅一两天竟然就要决定建厂,更没有想过要投这么大的项目。

新的瓶坯工厂要跟宿云生物的茶饮產能配套,一期就得上年產六亿只瓶坯的產能规模。

这对新澄、新瑞两家,都不是小项目。

大宗採购会將他们的盈利空间压低到每只瓶坯三四分钱,但总的盈利空间依旧高达两千万。

他们肯定不指望投两三千万港元,每年就能从宿云生物提供的大宗採购里,轻鬆收割两三千万的净利润;他们又不是萧良的乾儿子。

不考虑宿云生物后续的发展,不考虑在东洲发展更多的客户,单是给宿云生物一期茶饮料產能做配套,他们少说需要拿出五六千万港元出来。

这还仅仅是產能投资部分。

等后续工厂建成了,他们还要依据有关政策,从內地金融机构贷取流动资金用於生產运营。

在前期唯一大宗採购商宿云生物面前,他们没有资格要求预付款或现款交易的;总体说来,没有一个亿的资金投入,这座工厂没有办法建成、运转起来。

他们两家不比鸿臣、瑞安化工,更不比华兴集团。

考虑到宿云生物的茶饮布局,考虑到可能会面临的一些风险,赵瀚也觉得他与郭秉厢两家合资成立一家企业,才是最稳妥的。

两家分別投资建造一家工厂,谈大宗採购,也只会被宿云生物进一步拿捏。

合资成立一家公司,前期只需要派一支管理团队过来,这里面能节约的成本也非常可观。

现在每从香港调派一名管理,都可以在內地僱到十名高水平管理人员了。

虽然新澄、新瑞拖延了好几年,貌似错过前期內迁发展的一些红利,但也不是全无好处。

香港楼市八十年代末开始復甦,现在回归在即,楼市越发火热。

新澄、新瑞两家工厂这几年在塑料製品的生產上是没有赚多少钱,工厂所在的地皮却猛涨了一波。

这次要谈成了,新澄、新瑞基本就会关停在香港的工厂,將地皮出售,也足以弥补拖延几年才內迁的损失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