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社会主义多少年了,咋还把人当狗腿子使唤呢,好歹喊一句同志啊。
人下楼的时候和別人擦身而过,没下几个台阶就听得上方拉凳子的急促声,全家起身迎接的喧闹声。
其实此时此刻,老徐家所有人的表情都是苦著的。
杜联升莫名其妙的看著这一家,“牛桂枝的通知书下来了。”
各地学校自己发出的通知书有早有晚,晚的过年前几天都有可能。
这算是个好消息,但老徐家人人脸上都没有多少喜色,只惴惴不安的討论老牛家会不会把录取通知书交出来,惹得杜联升笑这一家自干坏事干到担惊受怕,也是真没谁了。
录取通知书倒是隔天晌午前就送到了送到了先锋生產队。
今儿白天选举没干啥活,年末又已经停了出海作业,大部分社员家里头都是吃两顿饭。
这会就是第一顿。
天气冷,举著碗坚持串门的社员还是不少,否则吃饭都不香。
聚集在村门口的男女老少就在蛐蛐老牛家。
还记得徐老太拉回来一车渔网的那一天么,大家都说是进城买网线去了,其实是带著牛桂枝上医院体检去了。
有社员就叨叨牛桂枝也没有接到体检通知啊。
旁边立刻有人插话,忘记体检前一天人就闹著要去医院啦,估摸著就是接受不了事实。
听说別处还有考生因为没考上还疯了的。
徐老太藉口拿渔网当掩护,实际是带牛桂枝进城闹体检的事儿铁板上钉钉子,都有別的生產队社员瞧见了。
两辆有几分眼熟的京都212行驶到跟头前。
社员们的记忆也跟日拋似的,茫然的看著下车的一行人,直到有人小声嘀咕的问身边人,为首的那个是不是之前高考陪同大领导来生產队视察的小领导吗?
“李镇长!”
人群里陆续有人惊呼出声。
大体是因为一想到人就想到自己生產队那抠门的副队长,这下呼啦啦的全都想起来了。
都过去一个来月了,而且这回也没有什么大领导,可见老百姓是真心实意的欢迎著自己,李世福微笑点头示意,万分亲切,“我是要去老牛家给牛桂枝,牛同志送录取通知书,她考上了京都外国语学院。”
死一般的寂静以后,紧接著就是油入开水的沸腾,立刻有人举著碗在前头开道。
老牛家也在吃饭。
在別人家只吃两顿饭的时候,老牛家三户被徐春娇带得养成吃三顿饭的习惯。
饶是最能吃苦的姚红霞,且像今天一样几乎没干什么活,到点也是飢肠轆轆不吃不行,甚至因为快过年了高兴,很可能今晚上还要整一点宵夜。
院门一关都是自己人,从大人到小孩穿的都是至少穿了十年的旧衣服,反正都是自家人无所谓。
外头吵吵闹闹,还不等老牛家反应过来已经被撞开了门。
老牛家加起来十几號人均是捧著碗,穿著补丁上打著补丁的家居服,
此时或站活蹲或坐,或噘嘴吸溜或剔牙,就这么呆若木鸡的看著忽然涌入的一大群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