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朕还是得利用你。”
不等卫清晏再说,又对时煜道,“你亲自走一趟,让余良志和钱家老头去茶楼回忆回忆吴莲军师和一莲和尚这两个身份,对大魏的贡献。
再去趟大觉寺,请了觉方丈前来相助清晏。”
了觉方丈虽不通玄学,但他在京城百姓心中的声望高,由他说法,能带动一批百姓。
时煜握了握卫清晏的手,“不可冒险。”
他还是不放心,再叮嘱了一遍。
皇帝亦看向卫清晏,卫清晏只得点头,时煜才安心离开。
皇上继续吩咐,“来人,著礼部和钦天监即刻布置祭祀台,朕要亲自前往祈福,请求上苍庇佑我大魏,助太女完成此阵法。
传令国子监,组织学子游学,让他们告知天下百姓,邪祟险恶用心。
再传令京郊十万大军,调兵一万进城维持秩序,其余人在各自阵营为大魏祈愿……”
皇帝在一系列吩咐安排时,卫清晏则著手画护身符,由宫人送往进士学子手中。
一个时辰后。
护国军和禁军一同护著皇帝到了祭祀台时,了觉方丈也带著上百名僧人到了。
而邪恶力量谋害大魏学子,皇太女救下榜眼的事,已在城內传开。
大长公主知晓,是皇帝送出的护身符才暂时保住儿子的命,且她亲自前往卫府,探知龚峻情况和儿子一模一样,已被皇太女救回。
自己儿子这条命也得指望皇太女,便当即拿出十万两请百姓帮忙祈福。
若事成,往后她会將封地一半税收用来设立义仓,用粮食回馈助力百姓。
秦思贤和龚明楼亦在极短的时间內,联合京城几家大书院,组织学子们前往祭祀台。
钱家,龚家,余家,秦家卫家以及家中有学子的眾多人家,也纷纷在自家府门口设了祈福台。
惠民医馆门口亦张贴告示,未来五天免费义诊,只望曾受惠民医馆恩惠的百姓能诚心发愿。
一时间,祭祀台,京城个官家府门口,街上各处百姓纷纷跪地祈愿。
其中有信的,自然也有不信的,或碍於皇帝的面子,或为了长公主银钱,亦或者跟风的。
但这情况比卫清晏先前预想的好太多,便是连驛馆中的萧之安得知此事后,也要求凤昭一眾使臣纷纷诚心祈求上苍庇佑大魏学子和国运。
理由是,卫清晏是大魏皇太女,却也是凤昭太子妃,她若有个好歹,太子哥哥没准就不回凤昭了。
找到太子已经不短的时间了,眾使臣早就盼著回国了,但太子看著的確不急的样子,听了萧之安的话,大多数人不敢怠慢,的確诚心祈求。
与此同时,容王府的护卫快马出城,奔向附近各村庄,连路將此事告知百姓。
农家百姓虽读的起书的少,但卫清晏將从前先帝定下的按定额量收税,改为按分成收税。
定额收税,便是无论收穫了多少,都必须缴纳固定数额,赶上年成不好,有些人家,收到的粮食还不够交税。
而按分成缴税,则是无论收穫多少,自家都能有些余粮,这对百姓来说,犹如菩萨再世。
所以,听到消息,纷纷放下手头的活,为皇太女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卫清晏感受著万民发愿散发出来的巨大能量场,心头震撼,便开始著手布阵事宜。
皇帝看著祭祀台下乌泱泱跪地的百姓,心里定了定,觉得丟下所谓顏面公开真相是对的。
万眾一心的力量很伟大。
而此时,凌王府內,翠香嬤嬤一脸慌张地同凌王妃道,“王妃,老奴刚在街上看到了蛊师。
和当年在我们府中住的那位衣著相貌都有些相似,他身边还带了好几个和他一样打扮的人。
您说先帝都死了这么多年,那些人还来大魏做什么?要命了,会不会和这次的学子事件有关啊?”
凌王妃和她主僕相依为命,那晚卫清晏和时煜过来的事,凌王妃没瞒著她。
翠香知道那晚的事,今日看到蛊师,才急忙回了王府。
凌王妃闻言,亦是神情紧张,思虑片刻后,她道,“你去容王府,將这件事告知容王府的人……
不……等等,容王府能掌事的人只怕都调出去了,你直接去祭祀台。”
可凌王妃忘记了,祭祀台四周全是人,翠香老嬤嬤是挤不到前面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