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头号玩家

拾光总部五楼的编辑部,会议室里光影闪烁。

洛珞坐在主位正对着投影的位置,不时的翻动一下手中的剧本,刘艺菲安静地陪在一旁。

而前面的投影边上,拾光影业的总编辑正站在屏幕前,难掩激动地向洛珞展示着一份凝聚了编辑部数月心血的成果——电影的全新剧本与概念设定集。

“洛总”

总编辑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和自豪:

“按照您一年前的指示,我们全力以赴的改编了这部电影剧本。”

在整个画面的上方,四个大字正在中央——《头号玩家》。

是的,这就是洛珞此次准备拍摄的电影,也是他一再表示自己很感兴趣的东西。

早在去年年初,他刚结束伏羲堆的前期建设工作时,一个一则关于美国作家恩斯特·克莱恩新作《ready player one》的英文书讯就引起了他的注意。

简介里描绘的那个依托于虚拟现实技术“绿洲”、充满80年代流行文化彩蛋、全球玩家争夺宝藏的末日未来世界,瞬间点燃了他的回忆。

正是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头号玩家》。

炫目的虚拟现实世界“绿洲”,那个寻找三把钥匙、充满无限可能的冒险故事,还有那令人眼花缭乱、引爆全球情怀的流行文化彩蛋狂潮……每一个经典场景,哈利迪档案馆的复古游戏厅、闪灵酒店的惊悚走廊、最终决战时的巨型机械哥斯拉……

前世他看这部电影时,那种对虚拟与现实界限的探讨,对科技与人性的思辨,以及天马行空的游戏世界观,就精准地戳中了他的兴趣点——它既包含了前沿技术的可能性,又充满了怀旧与冒险的浪漫情怀,更重要的是,它拥有一个足够庞大、足够“有趣”的叙事空间。

而这部作品,其原著版权此刻竟还静静地躺在那里,未被克莱恩带进华纳。

“就是这个!”

洛珞几乎是瞬间就下了决心,这部电影,必须由他来拍,而且要拍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版本!

不过倒不仅仅因为这部电影的剧情,单论经典程度《头号玩家》连前十都进不去,当然不会被洛珞盯上,但是这里面的“绿洲”洛珞还是很感兴趣的。

游戏他不爱玩,但是这种顶级的vr技术,甚至能让用户沉浸式感官体验的方式,在电影上同样行得通。

如果这项技术能在现实中有所突破,那影视圈也将迎来一次大变革。

不过当时伏羲堆建设在即,他后面又双管齐下拍了《战斗天使》,没时间去亲自改编。

于是联系了拾光影业最信任的版权负责人,下达了清晰而果断的指令:

“查一本刚在美国上市不久的科幻小说,《ready player one》,作者恩斯特·克莱恩,评估其改编价值,以最快速度、最稳妥的方式,拿下它的全球影视改编权,记住,要快,要保密。”

这道由“洛神”亲自下达、语气异常明确的指令,在拾光内部无异于一道惊雷。

指令简短,但拾光的效率极高,版权团队已经高效运转起来。

编辑部上下立刻意识到,洛总对这个项目绝非一时兴起,而是有着难以言喻的重视和某种笃定的前瞻性。

总编亲自挂帅,抽调了编辑部最核心、最富想象力的几位编剧,迅速组建了攻坚小组。

他们绕开了可能引起哄抬价格的公开竞价,通过隐蔽的版权代理机构,凭借拾光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和极具竞争力的报价,在《玩家一号》小说尚未引起好莱坞巨头大规模注意、作者本人对国际买家也持开放态度的黄金窗口期,一举拿下了全球独家影视改编权。

整个过程悄然无声,如同一次精准的特种行动,外界对此一无所知。

不过版权到手只是第一步,要知道原著的世界观十分庞大,文化彩蛋极其西方化,尤其是80年代美国流行文化,直接照搬显然水土不服,而且版权更是个问题。

他需要一个能理解原著精髓,又能将其本土化、注入“拾光”灵魂、并符合我对“有趣”定义的改编方案。

他没有丝毫犹豫,将这块“璞玉”交给了拾光影业最核心、最具创造力的编辑部团队。在交付项目时,我专门召集了总编和几位核心编辑开了一个小会。

“书,我看了,核心概念非常棒——虚拟乌托邦、寻宝冒险、技术反噬的隐忧。”

“但我们要拍的不是一部好莱坞电影的翻版,版权买下,骨架有了,血肉要换成我们自己的,原著里那些密集的西方流行文化梗,对我们大部分观众来说是陌生的噪音,我需要你们在保留‘绿洲’世界的宏大设定、寻宝竞赛的核心驱动力、以及主角的成长弧光的基础上,进行彻底的‘重置’。”

编辑部总编,一个对东西方流行文化都如数家珍的老编辑,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洛总,您的意思是……”

“融入我们华国观众,乃至整个东亚文化圈更有共鸣的元素。”

洛珞做着明确指示:

“武侠、仙侠的元素能不能融入‘绿洲’?不局限于80年代,可以是更广泛的时间段,那些经典的游戏、动漫、电影音乐,哪些是我们几代人共同的记忆?科幻的设定要更硬核、更贴近我们正在经历和即将创造的技术现实。”

“比如‘绿洲’的接入设备,是否可以超越vr眼镜,想象成更先进的神经直连或者全息沉浸?虚拟世界里的物理法则,是否可以更狂野、更贴合我们理解的‘道’或‘气’?甚至,‘绿洲’的创造者留下的谜题和彩蛋,是否可以融入我们自己的历史典故、哲学思想?”

他顿了顿,强调道:

“核心是,在‘绿洲’里,要构建一个让华国观众一看就懂、一听就燃、一玩就嗨的‘新宇宙’,原著的大纲是地图,但我们要走自己的路,埋我们自己的宝藏,设置我们自己的关卡,目标是做出一部比原著更酷、更符合我们文化语境、也更能体现‘拾光’未来视野的《头号玩家》!”

最重要的是,可以加上他们自己的影片……《源代码》、《深空防线》、《流浪地球》、《战斗天使》等等。

这道指令点燃了编辑们的激情,却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挑战。

接下来的数月,会议室成了他们的“战斗堡垒”,白板上贴满了密密麻麻的设定草图和文化符号分析,他们进入了近乎封闭式的疯狂创作期:讨论、推翻、再讨论、再构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