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秦亦说道:“陛下应该也听说过我跟寧將军的事情”
不等秦亦说完,盛平帝就猜到是什么了,於是笑著说道:“朕不止知道你跟寧將军,还知道你跟古舍人之间的事。说起来,寧將军和古舍人都乃名门之后,一个是当朝国公之女,自己还是云骑卫上將军,可谓大梁第一女將军。而古舍人则是大梁宰相之女,自己又是才女,还是大梁第一女文官。”
“寧將军和古舍人应该算是京城女子中的翘楚人物了,没想到都跟你有斩不断的关係,也算是你的福气,两人甚至在朝堂之上,不惜押上自己的声誉为你作证,就冲这份勇敢,你也不能辜负他们。”
盛平帝说的自然是之前京城流言四起、传扬秦亦起不来的时候,寧莞言和古月容当看盛平帝和眾位大臣的面,赌上声誉,替秦亦作证的事。
秦亦闻言,点了点头,说道:“寧將军和古舍人对我的情谊,我都记在心中,所以这一世,无论如何我都不会负他们。”
盛平帝微微頜首,隨后问道:“刚才你说有事要求朕,不知是什么事啊?”
“陛下,其实这次之所以要拿出机枪,帮助大梁打退北疆重骑兵团,除了是不愿看著大梁无辜百姓遭到北疆骑兵脚踏之外,我也有些私心。”
秦亦一脸真诚,娓娓道来:“我喜欢寧將军,恨不得每天都见到她。可她却是云骑卫大將军,
心系素城战事,身上的担子太重,以至於她每年大部分的时间都要驻守在素城,別说是跟我见面,
就连回家的机会都屈指可数。”
“而上次从江陵一別之后,我也有快两个多月的时间没有跟她见面了,最近还时常梦到她,这种相思之苦,实非常人所理解。”
“我对寧將军的担心,一来是北疆战事激烈,打斗中难免受伤,毕竟他是一军之首,衝锋陷阵自然不在话下。再者就是,哪怕北疆不爆发战事,可只要北疆人出现在素城外,云骑卫也不能掉以轻心,寧將军依旧回不了京城。”
“所以我的私心便是,拿出机枪,把北疆重骑兵团彻底打退,让他们再不敢骚扰素城一一或者可以让他们安静上几年的时间,让云骑卫眾將士都有一个歇息的机会。”
盛平帝警他一眼,问道:“也好让你跟寧將军团聚,是吧?”
秦亦也不否认,点头道:“只不过,就算团聚也不会太久,毕竟寧將军是云骑卫大將军,只要云骑卫还驻扎在北疆,那她大部分时间必须留在那里。”
“那你想呢?”
盛平帝又问道。
“陛下,大梁境內,最驍勇善战的军队是谁?”
“......”
盛平帝沉默片刻,开口道:“最驍勇善战的军队自然是云骑卫了,另一支应该是定国公长子、
大將军魏宏平魔下的平溪卫了。”
“陛下,大梁治下最勇猛的两支军队,一支驻扎在跟北疆接壤的素城,一支驻扎在跟南楚毗邻的江陵,盖因北疆和南楚战力强横,也容易发生战事。”
盛平帝听完秦亦的分析,点头道:“朕当初之所以这么安排,正是这个道理。”
“陛下这么安排自然是极对的,把优势兵力安排在最关键之处,无论换成是谁,都会这么做。
可陛下有没有想过,整个大梁十六卫中,云骑卫和平溪卫战力最强,而他们又要应付最复杂的战况,云骑卫和平溪卫的实力会越来越强。”
“反观剩余的十四卫,他们平日里遇不到任何艰难战事,军队实力也会一落再落,若是等到真正发生战事之时,大梁恐怕只会剩下云骑卫和平溪卫两个能打仗的军队!可云骑卫和平溪卫加起来也不过四方余人,即使战力再强也不顶事啊!”
盛平帝的眼晴微微眯了起来,看向秦亦:“那你有什么想法?”
秦亦说道:“陛下,我只是提个建议大梁十六卫军队能否实行轮守制?”
“何为轮守制?”
不止是盛平帝,太子和嵐汐公主都好奇起来。
“轮守制,其实就是不让一支军队一直待在同一个地方,而是定期让军队调换地方,而轮守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持军队的活力和战斗力,通过定期更换城市,可以避免长期在同一地方上操练导致的疲劳和懈怠,同时也可以让军队通过调换更加复杂战事的地点而增加军队实力,此外,轮守制也有助於培养更多的军事人才,確保军队的持续发展和战斗力提升。”
秦亦款款而谈,实际上大都是把后世他所知道的军队轮换制度给换了个说法而已,虽然后世的轮换制度放在这里並不一定適用,但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多了。
之前跟寧莞言在一起时就听她说过,现在大梁的军队除了云骑卫和平溪卫,其他军队简直如同散沙一般,倘若云骑卫和平溪卫被攻破,那其他十四卫军队將会如同虚设,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秦亦就在考虑,若是用轮守制的话,大梁军队的实力不说有质的提升,但增强一些总归是没问题的。
“轮守制"
盛平帝喃喃细语,隨后看向太子,问道:“仪志以为这个提议如何?
盛平帝清楚,他虽然是现在的大梁天子,但隨著他的年纪不断增长,这个位置早晚都是太子的。
而秦亦所说的轮守制,一旦推出,在大梁军队里势必会引起轩然大波,甚至许多人不会同意,
而太子的態度也是关键,因为若是他不同意,盛平帝还强制推行轮守制,等日后太子登基之后,肯定还会废除这项改革。
到时候,大梁军中將会更加动盪不安,所以他必须要提前徵求太子的意见,只有太子同意,他才能考虑轮守制。
太子思片刻,抬起头道:“父皇,儿臣以为秦亦说的轮守制,必须推行!”
“为何?”
盛平帝脸上古井无波的看著太子问道。
太子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决心一般,道:“父皇,其实有些话,儿臣一直想找机会跟你说,
但却一直不知如何开口,因为此事涉及到二皇弟·.”
“当时,二皇弟还健在,儿臣怕对父皇说多了,父皇觉得儿臣是在故意打压二皇弟,一直不敢说,现在二皇弟意外被杀,儿臣斗胆要说.—"
太子的意思是涉及到肃王,他原来不敢说,就连现在说话都是支支吾吾的,盛平帝见状,微微皱眉,冷声说道:“你是大梁太子,以后整个大梁都是你的,为何说话还要如此唯诺?若是这样的话,朕选你做太子有何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