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祖地,首阳山,八景宫,太清圣人道场。

与元易他们在东海打过照面的玄都已经回到了道场,继续他的清修。

太清圣人坐於八卦炉前,神色古井无波。

手中拂尘轻扬,八卦炉开启,神光绽放,浓郁的丹香瀰漫开来,无尽的造化灵机引动天地间的法则之力,寻常生灵只是闻这般丹香,便足以近仙。

一粒粒仙丹自八卦炉中飞出,好似一颗颗璀璨的星辰,圆润无瑕,造化內蕴,大道自生。

炼丹之道,太清圣人的造诣洪荒天地独一份,无人可及。

且与玉清圣人不同,玉清元始炼器之道闻名洪荒,却鲜少动手炼宝,连门下亲传弟子都很少被赐宝,外人更是难得。

而太清圣人所炼製的丹药,却是数不胜数。

又只有玄都这么一个亲传弟子,即便玄都把仙丹当豆嗑,炼製的仙丹依旧堆积极多。

这些丹药种类繁多,不一而足,各有独特效果。

不过对於太清圣人而言,炼製出的丹药本身並不如何看重,炼製丹药之际所演绎的大道才是其兴致。

一炉仙丹飞到近前,太清圣人隨意地瞥了一眼,隨手召来了几个几个葫芦,將仙丹装入其中。

往旁边看去,掛了好几个这样的葫芦与玉瓶,其中到底装著多少仙丹,装著些怎样的仙丹,即便是玄都也不知晓。

毕竟玄都对於这等事並不上心,比起炼丹房中炼丹,他更喜欢在空旷的院落之中静修大道。

將仙丹收起,太清目光转向道场之外,那双平静深邃的眼眸倒映著天地,看了半晌,一只手抬起,掐算天机,眼中精芒一闪而逝,復归平静,在院中玄都身上停留了一瞬,又默默收回了目光。

起身重新挑拣灵材,为下一次开炉炼丹准备,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

而近乎完全相同的场景,也在天庭之中发生。

那天界最高的第三十三重天外,兜率宫,太清圣人善尸化身老君坐镇於此。

老君从不过问天庭之事,这兜率宫也向来清静,可没有几人敢来此地打扰。

……

阐教,崑崙山,玉虚宫。

悠扬钟声荡涤天地间,与道相合,洗涤心魂,破妄去念,引生灵向道。

晨钟迴响在群山之间,清幽,又有著几分庄严与恢宏,映衬著那蜿蜒於崑崙山之上的玉石阶梯,规整,有序。

同为圣人大教,不像人教那般只有一根独苗,也不像截教那般万仙来朝,阐教的十余位亲传弟子也各自都有属於自己的洞府,寻常时候多在自己的洞府之中修行。

玉虚宫內,玉清圣人元始高坐道台之上,微皱著眉头,推演天机,沉默无声。

不多时,长期侍奉在元始天尊身边的弟子南极仙翁入得殿来:“老师,太乙师弟求见。”

“让他进来吧。”元始頷首。

片刻之后,太乙真人领著一个少年进入玉虚宫中,恭恭敬敬见礼。

“太乙,你今日前来,又欲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