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要自己想办法。

他又看向陈父,“爹,那红你打算怎么处理?”

陈父瞥了一眼这个不著调的小儿子,“我去市场打听了,一斤红三毛。”

“才三毛?”

陈光明蹙眉。

家里顶多能有两百斤红,一通忙活下来只能赚六十?

“三毛还嫌少?”

“你也不看看別人扛一天包才赚多少。”

陈父摇摇头,感觉小儿子就是没吃过苦,根本不知道赚钱有多辛苦。

陈光明听了还是摇头,“爹,这红不能在镇上卖,要挑远点。”

陈父问的肯定是镇上的市场,而且还是批发价。

他们十里八乡有不少种甘蔗的,厂都有好几个,质量还比自家的好,肯定卖不上价。

想要卖个好价格,还是要把红挑到其他镇或者县里去,就算价格翻个倍也不是不可能。

而如果挑著红去换些东西的话......能赚更多。

挑到其他地方去卖?

陈父很快也意识到儿子话里的意思。

他脸上出现顾虑,“那我们能去哪里?”

虽然已经改开了,农民的出行还是很受限制,必须要有介绍信,更不用说跨区域售卖。

这时候投机倒把可还存在,陈父还是有些担心。

陈光明却知道,挑货郎在现在其实就已经处於一种三不管的状態。

民不举官不究早就是潜规则,甚至很多地方已经默许了挑货郎的存在,特別是他们这些浙南沿海地区。

他那时是在市场完全放开后才开始做挑货郎走南闯北,那时候想当挑货郎,已经没现在这么容易了。

“爹,我们不一定要去远的地方,还能去山里卖。”

“等会我们带点红去村长那开个自產自销的证明,就算过了名目。”

“到时候,我们进了村后,也不卖红,就用红换点东西,就算被查到也没什么。”

家里人听著他滔滔不绝的话,全都面露惊讶。

么儿啥时候懂这些了,似乎还对挑货郎这一行很了解?

挑货郎。

在场的也只有陈父知道,最近附近村確实听说有不少人去做挑货郎了。

现在见陈光明说起来头头是道,陈父不由对小儿子刮目相看,也一点点被他说服了。

而且陈父想的还更远。

红是卖完了就没了,但如果能成为挑货郎,就有了一个不错的营生。

比起在家里不务正业,只要老二想要去做的正事,他都支持。

见到陈父点了头,陈光明笑了。

现在好不容易重生了,他自然希望有所成就,弥补遗憾。

他上辈子就是从挑货郎开始的,后来又闯南走北当推销员,全都是做的倒爷的买卖。

因此在一番思考之后,他就打算先做个挑货郎积累资源。

等市场完全放开后,他就能第一时间踏入时代的浪潮,抢占先机开拓市场。

即將到来的將是一个黄金年代,只要抓住机遇就算是头猪都能起飞,更不用说他还有著那么多年闯荡的经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