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破局方法(5000字)

陈光明收好大舅递来的兔皮。

赵上峰帮著把皮子仔细包进带来的油布里。

隨后,他们喊了村里人把这些兔皮和兔肉背下山。

山坳里的人实诚,这么好的赚钱机会,很多庄稼汉都抢著干,没多久就把兔皮和兔肉背到了拖拉机上。

“大舅,免皮的事就按我们说的,出栏了只管梢信,我让爹或者余平按时来收,现钱结清。”陈光明道。

大舅黑的脸上笑出深褶,“放心,有你这话,我跟你二舅甩开膀子干。”他转身朝屋里喊,“孩他娘,把昨儿熏的兔腿包两条给光明带上!”

回程路上。

陈光明望著车窗外掠过的山林,对开车的赵上峰道:“赵哥,山里收野皮这事不能停。”

“兔皮是好,但量起来还得些日子,眼下纽扣的窟窿,野兽皮才是主力,你明儿再带人跑一趟,联繫一下其他猎人,爭取拿下附近的所有皮料,价钱还是那个数,现钱收!”

赵上峰握著方向盘,重重点头:“成。”

拖拉机突突驶进三家村时。

夕阳正把作坊的土墙染成暖金色。

林雨溪牵著刚会走两步的小团团等在门口,一见车斗里那雪白的兔皮,眼晴立刻亮了。

“都谈妥了?”她上前帮著卸货。

“妥了!”陈光明跳下车,顺手抱起咿咿呀呀的儿子,“九十三张熟兔皮,大舅的手艺没得挑,厚实的好料子。”

他指著兔皮对林雨溪交代,“优先送去庄家村皮鞋作坊,做镶边衬里正合適,薄些的、毛色匀净的,皮纽扣这边就用剩下的料子,压出来的胚子说不定更细润。”

“回头交代大家,压模时手底下多掂量掂量这新料子,兔皮软和,下劲儿別太猛,省得压穿了费料!”

“哎,记下了!”

林雨溪连忙应道。

看著新添的兔皮被仔细安置在原料棚角落,紧挨著所剩无几的原碎料包和那堆粗的野猪皮,她鬆口气。

晚饭后,油灯下。

林雨溪摊开帐本,“野猪皮下午带人分抹完了,厚的都按你说的送皮鞋作坊,今天新拉回的这点兔皮,加上之前存下的次碎料,省著点用,能撑七八天。”

陈光明凑过去看,灯光在他眉宇间投下深思的阴影:“七八天-够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透,赵上峰就带著乾粮和两个常走山路的精壮后生,开著拖拉机往更深的山坳里钻了。

陈光明也没閒著,把新收的兔皮亲自押送到了庄家村皮鞋作坊。

庄国栋正对著几块顏色发暗、带著霉点的猪皮发愁,那是陈光明前些天从谢胖子那儿弄来的处理价好货。

“陈老板,您看看。”庄国栋拿起一块皮子,手指在霉点上用力蹭了蹭,蹭下一小片黑灰,“这批料子,的时候底色没吃透,霉点也深,染整房老孙头说,就算染深色也盖不住,损耗太大,做鞋面是想了,做鞋帮內衬都怕磨穿了脚。”

陈光明眉头拧紧,拿起皮子对著光仔细看。

皮面厚实坚韧不假,但那些星星点点晕开的霉斑和深浅不一的底色,確如老孙头所言,是底子里的毛病。

谢胖子这老狐狸。

他心头火起,面上却不动声色,“先挑还能用的,染深色试试,实在不行就裁成劳保鞋的耐磨贴片。”

他拍了拍庄国栋紧绷的肩膀,“兔皮我带来了,上好的熟皮,做镶边衬里、鞋口滚边,绝对提档次,先用这个顶上。”

看著那些雪白柔软的兔皮,庄国栋和几个老师傅眼晴亮了,连声说好料。

陈光明心头稍定,又叮嘱了几句抓质量和带新人的话,才匆匆离开。

回程路上,他盘算著水头那批猪皮的质量问题,对谢胖子的信任又打了个折扣。

原料命脉捏在別人手里,终究是提心弔胆。

三天后,赵上峰迴来了。

这一次,拖拉机车斗里堆著的麻袋比上次更鼓。

除了深棕黑褐的野猪皮,竟还有几捆顏色浅黄、纹路细腻的皮子。

“鹿皮!”

赵上峰跳下车,脸上带著风尘僕僕的兴奋,抓起一张浅黄色的皮子抖开,“深山老猎户压箱底的好东西,祖传的硝皮手艺,瞧这的,又软又韧,他说前些年不敢拿出去,如今政策鬆动了,听我说价钱合適还现钱,全翻出来卖我了,还有这野猪皮,都是挑过的好皮子!”

陈光明快步上前,抚摸著那温润的鹿皮,触手细腻,带著山林草木的清气,確实是好东西。

野猪皮的品相也比上次更规整厚实。

“好,赵哥,辛苦了,这鹿皮可是意外之喜!”他立刻对闻声出来的后勤道:“鹿皮单放,这料子做皮鞋的鞋面、或者精致点的皮具都够格,野猪皮按老规矩分抹。”

原料棚里再次被新收的皮料填满。

这个有了好消息,但看到耗子从小码头挤回来的那点猪皮边角料后,脸上刚鬆开的眉头又皱了起来,“量太少了,只够两三天用的,耗子说,那几个皮贩子手上的散碎料子,也被盯上了,价钱涨得厉害。”

与此同时,皮鞋作坊那边也传来消息。

庄国栋试用了陈光明送去的兔皮,效果极好,女工们用兔皮滚边的几款新鞋样,摆在注师兄的摊子上格外抢眼。

但庄国栋也委婉地提了,兔皮是好,但数量还是太少,而且顏色单一,做装饰点缀可以,撑不起大货。

猪皮料染整后霉点隱忧仍在,不敢大批量用。

压力再次回到原料上。

陈光明坐在堂屋,手指无意识地敲著桌面。

谢胖子那边,短时间是指望不上了,就算能挤点碎料也是次品加高价。

野猪皮、鹿皮、兔皮,来源分散,品相不一,靠赵上峰带人翻山越岭去收,效率终究有限,且难以形成稳定供应。

大舅二舅养的兔子要形成规模,还需要时间。

“靠人不如靠己,扎进山野还不够,得把根扎得更深些—.”他喃喃自语。

一个念头逐渐清晰,必须建立更直接、更稳定的初级皮料处理点,最好是能自己掌握一部分生皮硝制。

货最好能有稳定的路子。

“赵哥。”第二天一早,陈光明叫住了又要进山的赵上峰,“这趟进山,除了收皮子,你再帮我留心两件事。”

他压低声音,“第一,打听打听,山里有没有手艺特別好的老硝皮匠,最好是在山里里有威望的,再看看那些山头附近,有没有合適的地方,比如废弃的土窑、宽点的老屋,能盘下来收拾收拾的。”

赵上峰先是一愣,隨即小眼晴里精光一闪:“光明,你是想设点收生皮,自己硝?”

“对!”陈光明点点头,“收硝好的皮子,价钱高,还受制於人家的手艺和存量,不如直接在山里边设个点,收猎户们刚剥下的生皮,请寨子里的老师傅按我们的要求硝!”

“这样,生皮来源稳,硝制质量可控,价钱还能压下来一截,山里人缺现钱,我们给现钱收生皮,再给工钱请他们硝,他们肯定乐意!”

“妙啊!”赵上峰一拍大腿,满脸兴奋,“我怎么就没想到,我那边就不用找了,直接用我家的老房子。”

“其他山头我也认识不少猎人,问问有没有要做。”

“大南乡这边,就交给徐平吧,他肯定能办妥。”

陈光明点点头,“好,这件事就交给赵哥了。”

赵上峰带看新任务,斗志昂扬地文进了山。

几天后,余平开著拖拉机从曾家村、丁家村代工点回来了,带回来的消息还算平稳。

林雨溪的帐本上,皮纽扣的原料在野猪皮、兔皮和耗子最后挤回的那点碎料支撑下,勉强维持著低耗运转。

皮鞋作坊那边,庄国栋用兔皮滚边的新鞋款卖得不错,但原料的问题还是没有完全解决。

这天下午,赵上峰风尘僕僕地赶了回来,没带回皮子,脸上却带著压抑不住的喜色。

“成了。”

他一进门就灌了一大碗水,抹了把嘴,“我已经跟那些老猎人收好了,很多人都愿意帮忙收皮料和处理。”

赵上峰眼晴发亮,“他们开始还端著架子,嫌我们外来的搅和,我把你的意思一说,现钱收生皮,按件给他算硝制工钱,他们就心动了。”

陈光明鬆口气,“好,赵哥,这事儿你立大功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