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把牌子立起来(6000字求订阅)

“牌子不是一天立起来的。”

“但塌下去,可能就因为一批烂货,大傢伙把心放肚子里,把手里的活计做精细了,风雨过后,太阳出来,留在沙滩上的,一定是真金,跟著光明厂,只要大家一条心,我陈光明保证,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光明!”

陈光明的话像一颗定心丸,工人们脸上的阴霾散去了不少,眼神重新变得专注。

是啊,在代工点一天到晚像打仗,做的鞋自已都觉得糟心。

在光明厂,虽然现在压力大点,但乾的是正经手艺活,老板看重质量,工钱也涨了,还有奔头。

“对,陈老板说得对,咱们做良心鞋,怕啥?”

“做好自己的活,让他们瞎折腾去!”

车间里重新响起了更加沉稳有力的机器声和劳作声。

然而,陈光明心里清楚,鼓舞士气只能稳住一时。

真正的反击,需要硬实力。

他回到办公室,再次拿起王洲试製组送来的几份新鞋样设计图,目光灼灼。

其中一款女士及踝兔皮绒面短靴,线条流畅,质感细腻,一款男式鹿皮镶拼休閒鞋,风格粗獷又不失精致。

“王师傅,这两款鞋,加快进度,材料用最好的,细节给我抠到极致!特別是兔皮短靴,要突出柔软、保暖、轻便。”陈光明吩咐道,“另外,想办法联繫一下县里或者市里,看看有没有什么轻工產品展销会、交流会的机会,我们的光明牌和新產品,需要更大的舞台去亮相。”

风暴已经来临,光明牌这艘刚起航的小船,正面临著惊涛骇浪的考验。

但陈光明的眼中没有退缩。

原料爭夺、人才竞爭、价格绞杀,这些都是表象。

现在比拼的,是耐力,是定力,更是谁能更快地戳破对方的泡沫,並亮出自己的锋芒。

他忙完之后,开始联繫远在闽省推销的林长海写信,想要询问他那边推广的进展和新款样鞋的反馈。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供销点。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儘可能多的开闢市场。

他的目標,一直都是把光明牌做成大品牌。

代工联盟靠著大牌子的名头和烧钱战术,搅乱了瑞安、平阳周边的市场,把价格压到令人室息的地步。

光明厂靠著狠抓质量和工钱待遇稳住了基本盘,但要破局,光守不行,还得攻出去。

闽省的林长海是一条线,新款鞋是另一条线,但还不够快,不够广,而且他现在还很难把生意做到隔壁省份,主要还是没人手,也没那个精力。

他的目光落在了墙上那张简陋的温州地区地图上。马屿镇、瑞安县城、仙降镇、水头镇、高楼镇·

这些被代工联盟重点渗透的区域,光明牌的普通款皮鞋销量正在下滑。

这些代工联盟狡猾的很,也开始在各地开品牌店,自己卖贴牌的品牌鞋,有著品牌加成,卖的还不错。

现在市场开放了,大家知道的也多了。

除了皮鞋外,很多其他的牌子也都涌了进来。

这也让很多人多了个品牌的意识来。

好牌子自然更有面子。

所以价格差不多的情况下,大家也更倾向於大牌子,这一点上只能靠质量的光明牌没有一点优势。

但现在在牌子立起来前,直接先这么撑著。

手指在地图上移动,掠过起伏的山峦线条,最终落在了马屿镇西北方向、山坳深处的那个小圈,文成县。

文成!

这个地方,他之前去过一次。

但时间很短,没有深入了解过。

但他脑中瞬间闪过赵上峰的话,“避开马屿周边的锋芒,往山里走,去文成、泰顺那边,那边的猎户多,皮子虽然分散,但品质不差,而且那边信息闭塞,还没被这波涨价潮波及——”

没错,文成县山高路远,信息闭塞,经济相对落后,代工联盟那群只盯著眼前利润、

靠低价倾销抢市场,他们的触角还没来得及伸到那里。

那里供销社的商品种类少、更新慢,老百姓买双好鞋都难。

但正因为闭塞,光明牌的名声在那里还不显,可同时,那里也未被低价劣质鞋完全污染,也没有品牌店的影响,很多人也都还没有品牌的意识。

只要东西好,肯定就有人买。

这正是光明牌急需的、可以避开正面绞杀、开闢新战场、站稳脚跟並反哺原料的新市场。

他的目標,一直都是把光明牌做成大品牌。

这品牌之路,不能困死在瑞安周边这一隅之地,必须走出去,更多人穿上光明牌,才能打响品牌。

文成,就是下一个突破口!

“余安!”陈光明扬声喊道。

余安应声而入,脸上还带著从车间回来的油污:“光明哥,啥事?”

“放下手里其他的,立刻去办三件事。”陈光明道:“第一,让赵上峰把他上次进文成收皮料时,接触过的那些猎户、小硝皮匠的地址和关係,能想到的都列出来,特別是县城和附近大镇上的。”

“第二,你亲自跑一趟分拣中心运输队,找大姨父,让他立刻准备一辆车况最好的拖拉机,配两个最精干、山路经验最丰富的司机,加满油,检修好,隨时待命。”

“第三,你去仓库,把我们现在库存里品相最好的深青色普通款皮鞋,还有王洲他们做出来的第一批栗色滚边款样品,各挑出三十双,不,五十双,全给我打包好,包装要整洁,光明牌的钢印標识必须清晰!”

余安听得眼晴发亮:“光明哥,你这是要去文成?”

“对!去文成!”陈光明点点头,“代工联盟那些烂鞋还没祸害到的地方,就是我们光明牌扎根的好土壤,不能光等展销会,市场是跑出来的,你动作要快,今天下午就要看到车和人准备好,明天天一亮,我们就出发!”

“明白!”余安热血沸腾,转身就冲了出去。

陈光明的目光再次落在地图上文成那个点上。

他又去打了电话,了解各个供销点的情况。

同时通知瑞安县城、万全镇、高楼镇等几个光明供销点负责人的,核心就两点。

一是通报代工联盟的动向,强调光明牌一分不降,质量是生命线,让供销点稳住阵脚,把鞋拿在手里跟便宜货比皮质、比做工。

二是告知自己將带队开拓文成市场,要求各点如有关於文成的任何零星信息,立刻匯总反馈。

最后一点就是让货郎们继续开拓市场。

虽然皮鞋因为品牌贴牌代工受到了不少的影响,但是供销点卖的商品眾多,衣服店也还卖衣服,受到的影响还非常有限,完全可以继续进行扩张。

而这也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皮鞋出库存的压力。

特別是瑞安县城那边的市场。

瑞安县城在江对岸,跟马屿镇联繫不深。

但是县城却是和市里面直接相连的。

完全可以慢慢扩大市场,直接做到市里去。

耗子听了后直接就应下了,本身他也一直在推动。

打完电话,陈光明才稍稍鬆了口气,但心头的紧迫感丝毫未减。

他走出办公室,站在二楼的简易走廊上,俯视著下方轰鸣的车间。

文成这一仗,必须打好。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深秋的寒气已经颇重。

一辆经过精心检修、擦得亮的东方红拖拉机,喷吐著黑烟,停在了光明皮鞋加工厂门口。

车斗上盖著厚厚的防雨油布,下面装著打包好的皮鞋样品、几捆用於宣传印著光明皮鞋字样的红纸、一些路上应急的乾粮和水,还有赵上峰连夜整理出来的文成县几个联络点的简单名单。

赵上峰也来了,他裹看一件厚实的旧袄,背看他那杆不离身的老猎枪。

“光明,文成那边山路我熟,有几个老关係,我跟著去,跑腿开路都方便。”

这位山林里闯出来的汉子,眼神里透看坚定。

陈光明点点头,没多话,拍了拍赵上峰的肩膀,又检查了一遍车斗的綑扎。

余安和小海也爬上了车斗,小海年轻机灵,是余安特意带来的帮手。

加上两位经验丰富的司机,一行六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